Salvador Dali (1904-1989)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 顯示更多 私人珍藏
Salvador Dali (1904-1989)

眼睛和嘴唇

細節
薩爾瓦多‧達利 (西班牙, 1904-1989)
眼睛和嘴唇
粉彩 雜誌紙
3 ¾ x 5 ¼ 英吋 (9.6 x 13.4 公分)
1969年作
來源
法國 巴黎 霍普金斯‧庫斯特藝廊收藏 現藏家2010年購自上述畫廊
注意事項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ctioned, such property will remain under “bond” with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being deferred unless and until the property is brought into free circulation in the PRC. Prospective buyers are reminded that after paying for such lots in full and cleared funds, if they wish to import the lots into the PRC, the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nd will have to pay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The rates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a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and the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force at the time of import.

拍品專文

附羅伯特與尼古拉斯‧德沙爾納發出的照片證書 薩爾瓦多‧達利是二十世紀西方藝壇上最奇異、最特立獨行的畫家。達利出生於西班牙,是超現實主義的靈魂人物。超現實主義源於法國,將不合常理、潛意識與夢境的元素注入文學和藝術創作中。在1920年代末,達利便開始創作充滿幻覺、令人費解卻又迷人的畫作。這些作品吸引了超現實主義倡導人、著名詩人安德烈‧布勒的注意。當時超現實主意正在尋求新的靈感,而達利的出現為運動注入了新的想法,大大推動了超現實主義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達利與妻子、靈感女神吉拉前往美國。在美國,達利的名氣越來越大。受到當地蓬勃的市場經濟以及發達的媒體的影響,達利探索藝術與服裝和電影業合作的空間。達利更對外公開宣稱他對金錢以及名利的渴求。布勒東引以為恥,甚至譏稱他為“Avida Dollars”,意即“渴望美元”。達利是第一批透過視覺工業托闊藝術作品影響力的藝術家。這種全新創作形式在1960年代由安迪‧沃荷發揚光大。 此畫作於1969年,是一幅奇幻迷人的粉彩作品,作於雜誌紙上。此作結合了一系列奇特的創作元素:作品中央是綠色的瞳孔,而眼眶被一個性感的紅色嘴唇代替。眼白部份變成了藍色的天空,飄著白色的雲朵。一個較小的眼孔像氣球一般飄浮在左邊。作為超現實視覺符號的眼睛與嘴唇,代表了視覺與味覺。此作令人聯想起1929年達利與電影導演劉易斯‧布紐爾合作的著名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狗》。影片的開場,是一名女子的眼睛,她的眼球被一把利刀切開。 1969年達利創作此作時被邀約設計歐洲唱歌大賽的廣告。歐洲唱歌大賽每年舉辦一次,歐洲各國各派代表參加,時至今日還在舉行。 1969年該比賽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達利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以作宣傳海報之用。他還另外創作了一件雕塑作品,擺放在舞台上,是舞台上唯一的裝飾品。

更多來自 亞洲與西方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