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ENAN CELADON HANDLED CUP
A HENAN CELADON HANDLED CUP
1 更多
宋/ 元  河南青瓷屈卮

SONG-YUAN DYNASTY (960-1368)

細節
宋/ 元  河南青瓷屈卮

拍品專文

青瓷厚釉工藝的發展是北方地區製瓷業在北宋晚期的一項重要技術創新。陶瓷考古學家秦大樹在其《鈞窯始燒年代考》一文中提到:「這項工藝要求先將器物素燒,然後多次施釉,再進行釉燒。據現有材料,可認定其是在汝窯首創。」宋金時期,此一工藝為河南中部包括汝州,禹州,以及魯山在內的各窯廠廣泛應用。本件青釉屈卮以其半透明的開片釉面或可定為大峪東溝窯產品。大峪東溝窯位於汝州市內,臨近禹州,寶豐,以及同在汝州的張公巷窯。汝州素有青瓷燒造傳統,其早期產品在裝飾以及釉質上都具有耀州青瓷的特徵,被稱為臨汝窯。北宋晚期,汝州地區的窯廠脫離耀州窯的影響,獨創一種厚釉青瓷。如本件屈卮所示,此種青釉的玉質感為傳統臨汝青釉所不能企及。

屈卮的造型源於金屬器。北宋晚期在一些高水平的窯廠中常生產如菱花口盤,海棠盤,以及屈卮等仿金銀器器形。 這些器物都是高檔產品,供達官貴人乃至宮廷使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蔡玫芬指出屈卮為北宋、南宋與金朝皆盛行的官方酒器;亦為南宋接待金使所用。同類器物可參照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定窯屈卮,為芒口覆燒,著錄於蔡玫芬,《定州花瓷院藏定窯系白瓷特展》,台北,2014,147 頁。
一件與本品同為滿釉支釘燒製的鈞窯屈卮著錄於《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北京,2008,卷12,155 頁。南方窯口的例子可參照一件出土於湖州的青釉屈卮,應為龍泉窯黑胎青瓷,著錄於《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北京,2008,卷9,191 頁。

更多來自 古今∣佳士得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