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我希望每一幅畫都是一次新的開端,出現美妙的新的體驗,不再依賴對自然的描繪,不拘泥於自然世界,只專注營造畫面,盡可能最大程度地追求畫面中出現的平整、簡潔、明了,追求顏色細微變化、純美和戲劇性。」
--蘇笑柏
蘇笑柏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間曾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求學,師從里希特等大師,在實踐中力圖剝離具象束縛,取締抽象藝術的精髓。
在以《紅帖II》(Lot 448)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蘇笑柏大膽地將傳統工藝中的大漆混合於油彩,並以麻布及木板代替畫布作為承載媒介,構造出肌理豐富的表面。漆藝作為承傳千古的工藝技藝,常分紅黑兩色,並往往需要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猶若時間流淌的物質記載。蘇笑柏的抽象畫,把大漆的細膩膠質感與麻布的粗礪及木板的固執相結合,創造出幾種物質的對抗及相適,從而使整體畫面充斥張力。他的畫既有著羅斯科單色畫域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及精神性,同時也有著馬瑟韋爾史詩性繪畫中抒情與輓歌特質的結合,並帶有強烈東方元素,創造出一條獨成一家的抽象道路。
--蘇笑柏
蘇笑柏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間曾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求學,師從里希特等大師,在實踐中力圖剝離具象束縛,取締抽象藝術的精髓。
在以《紅帖II》(Lot 448)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蘇笑柏大膽地將傳統工藝中的大漆混合於油彩,並以麻布及木板代替畫布作為承載媒介,構造出肌理豐富的表面。漆藝作為承傳千古的工藝技藝,常分紅黑兩色,並往往需要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猶若時間流淌的物質記載。蘇笑柏的抽象畫,把大漆的細膩膠質感與麻布的粗礪及木板的固執相結合,創造出幾種物質的對抗及相適,從而使整體畫面充斥張力。他的畫既有著羅斯科單色畫域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及精神性,同時也有著馬瑟韋爾史詩性繪畫中抒情與輓歌特質的結合,並帶有強烈東方元素,創造出一條獨成一家的抽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