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夢迴漢唐– 琉球松
細節
羅建武(1944年生)
夢迴漢唐– 琉球松
水墨 設色 紙本 鏡框
52.5 x 208.5 cm. (20 5/8 x 82 1/8 in.)
羅建武生於四川,於台中長大,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台北國立藝術學院。一九八七年,羅氏搬到紐約居住十多年,最終遷回中國。他現於山東泰山的山腳定居。羅氏山水和古樹的作品表現出畫家與大自然之間深切的關係。羅氏從小就在台中的郊區被群山和古樹包圍,後期在紐約中央公園又被當地的松樹吸引著。羅氏跟大部分工筆風格畫家不同-他水墨的功底為自學成才,並沒有拜師學藝。通過細緻的觀察和不斷的實踐,他掌握了自己的技能,並長時間在故宮博物院學習古代中國書畫,尤以宋代山水最能啟發他的創作。雖然羅氏的作品明顯有著宋、元、明的繪畫風格,但他的構圖和他描繪岩石和樹枝的寫實手法表現出他早年的西方藝術訓練和他對傳統水墨畫灌輸的新元素。
夢迴漢唐– 琉球松
水墨 設色 紙本 鏡框
52.5 x 208.5 cm. (20 5/8 x 82 1/8 in.)
羅建武生於四川,於台中長大,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台北國立藝術學院。一九八七年,羅氏搬到紐約居住十多年,最終遷回中國。他現於山東泰山的山腳定居。羅氏山水和古樹的作品表現出畫家與大自然之間深切的關係。羅氏從小就在台中的郊區被群山和古樹包圍,後期在紐約中央公園又被當地的松樹吸引著。羅氏跟大部分工筆風格畫家不同-他水墨的功底為自學成才,並沒有拜師學藝。通過細緻的觀察和不斷的實踐,他掌握了自己的技能,並長時間在故宮博物院學習古代中國書畫,尤以宋代山水最能啟發他的創作。雖然羅氏的作品明顯有著宋、元、明的繪畫風格,但他的構圖和他描繪岩石和樹枝的寫實手法表現出他早年的西方藝術訓練和他對傳統水墨畫灌輸的新元素。
來源
現藏家從紐約懷古堂購入此畫。
出版
《李虛白畫展》,懷古堂,紐約,1999年,圖版17。
展覽
紐約,懷古堂,“李虛白畫展”,1999年10月16日-11月3日。
榮譽呈獻
Ben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