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馮夢波早於1992年開始嘗試以電玩遊戲概念進行新形式的藝術創作。他以傳統的繪畫技巧,重新呈現八十年代以「8位元」製作的粗糙遊戲畫面中那些色彩對比鮮明的平面圖像,將虛擬世界的人物帶入真實世界。這種再現方式創造了幻想的空間;兩者皆是建基於「存在」與「不存在」的辯證。
在《遊戲終結︰街頭霸王之二》中,兩位主角置身於1987年推出的街機格鬥遊戲《街頭霸王》的經典橫向螢幕,在街頭格鬥。其中一位是文革樣板戲中的人物,被安插入電腦遊戲之中;而另一位則是《街頭霸王》的原創角色美國空軍少尉古烈。馮夢波試圖令他安插的角色成為革命英雄,讓他在格鬥中勝出。他將當代文化史上的兩個非常不同時期的經典人物放在一起,表面戲謔,實則內裏暗潮洶涌,帶有政治波普特色。這裏只有指令和程序,沒有政治標準,也沒有行為準則。作品反映藝術家對當代文化的體會,終極的真實原來是在遊戲裏面。
在《遊戲終結︰街頭霸王之二》中,兩位主角置身於1987年推出的街機格鬥遊戲《街頭霸王》的經典橫向螢幕,在街頭格鬥。其中一位是文革樣板戲中的人物,被安插入電腦遊戲之中;而另一位則是《街頭霸王》的原創角色美國空軍少尉古烈。馮夢波試圖令他安插的角色成為革命英雄,讓他在格鬥中勝出。他將當代文化史上的兩個非常不同時期的經典人物放在一起,表面戲謔,實則內裏暗潮洶涌,帶有政治波普特色。這裏只有指令和程序,沒有政治標準,也沒有行為準則。作品反映藝術家對當代文化的體會,終極的真實原來是在遊戲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