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NYOMAN MASRIADI (Indonesian, B. 1973)
印尼重要私人收藏
米斯尼亞迪

英雄比英雄 (氖英雄)

細節
米斯尼亞迪
米斯尼亞迪
英雄比英雄 (氖英雄)
壓克力 畫布
300 x 200 cm. (118 x 78 3/4 in.)
2013年作
簽名: I NYOMAN MASRIADI/HERO VS HERO/2013/200 CM X 300 CM/ACY ON CANVAS; if you are really strong make sure you're the stronger one (畫背)
出版
2015年《米斯尼亞迪》 米斯尼亞迪 美術藝術基金會 日惹 印尼 (圖版,第13-14頁)

拍品專文

米斯尼亞迪聞名國際,是這一代東南亞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他生於印尼峇里,現居日惹,其作品別樹一格的視覺語言令他成為東南亞最成功的當代畫家之一。畫中滿身肌肉、皮膚黝黑的人物,反映了當代視覺文化例如運動、漫畫書及電玩遊戲對藝術家的影響。米斯尼亞迪較近期的作品則趨向描述為主,他於2008年在新加坡美術館舉行首個個人展覽後,作品開始備受策展人、畫廊、收藏家及藝術市場所青睞。

米斯尼亞迪在《氖英雄》直接運用漫畫連環圖的形式創作,這種手法亦見於其他作品中。畫中一格一格的構圖生動有趣地將西方超級英雄與印尼的文化背景融匯一起。畫中與漫畫一樣有很多文字敘述,但藝術家加上說故事的形式,把創作背後的理念詮釋出來,尤其是底部的紅色文字方塊。這些文字通常以敘事的方式來解說畫中的場景,而在這裡首句是「這幅作品改編自漫畫...」,是藝術家用來對作品的陳述,而這種自我意識代表了藝術家偶爾在畫中以評論員的身份來描述。他於一個訪問裡曾說過,繪畫最能夠表達自己,而《氖英雄》正是呈現他與作品之間聯繫的最佳的例子。畫布四周留空的白邊進一步呈現作品的平面感,上面繪有「Art by MASRIADI Hero Vs Hero Comics」(米斯尼亞迪作品字樣|英雄對壘漫畫),並附有作品編號及日期,模仿了漫畫書連載日期的形式。

他同時也把電郵地址放在畫中,將背景設定為互聯網的年代,而這也是另一個自我參照的手法來拉近觀者與藝術家之間的距離。這個作品以漫畫連環圖的形式重現此媒體所帶來的動感效果,尤其是觀者的視線快速地由一個動作引領到下一個畫面。此外,他如漫畫一樣透過文字來表達聲音,「CiAAAT!」及「WUUT!」等字眼的形狀、大小及顏色呈現了武士刀的動律,而模仿聲音的文字讓觀者想像到比武的情景。電郵地址的文字「jago.neon@yahoo.com」表達出不論在流行文化或互聯網的世界,西方企業的影響都無處不在。「Jago Neon」是「Neon He-ro」(霓虹英雄)的意思,跟他另一幅模仿蝙蝠俠的作品標題很相似,而被Goenawan Mohamad形容為憂鬱孤單的人物,獨自站在空曠的地田上,健碩的身軀也無用武之地。

其實這個可憐的蝙蝠俠才是畫中的主角,畫中下方的紅色方塊上的警告字句寫著:「如果你是強者,確保你是最強的一位。」而在上方的打鬥場面中,蝙蝠俠是武士的目標人物。武士認為他是個弱者,並告訴他缺陷是一種自我辨護來攻擊他。在這個改編漫畫中,米斯尼亞迪為觀者註釋了武士是「憤怒的象徵」。 藝術家沒有具體指出武士的憤怒代表了什麼,因為憤怒必然有多種層面。武士的憤怒可能是來自個人的情感, 藝術家筆下的英雄人物雖有崇高的地位,但卻因為不是常常在最英勇的狀態,因此仍繼續受到攻擊,另外這可能是藝術家一種自悲感或對不公義的情感投射。

讀著對話氣泡裡的文字,便會感受到畫中狂歡情景與不公義的狀況。蝙蝠俠突顯了一種猜疑的狀況,以附和自己是「民眾」心中正直謙卑的皇者,並主張武士應該去挑戰其他更著緊個人名聲的英雄。

武士毫不猶豫的反應是這幅作品的寓意所在,也是藝術家對政治的評論:即使蝙蝠俠是個伸張正義的人物,但他的弱點卻令他經常成為目標對象,而他英雄的身份也使他經想要面對這些攻擊。這樣看來,藝術家所表達的「憤怒」是理所當然的,並將之人格化地轉化成武士自以為是的形象。武士盲目地憤怒,到處找尋易於攻擊的目標作為代罪羔羊。畫中背後有個自鳴得意的超人在監視整個場面,而對話氣泡裡寫著「ini akan hobo!」,意思是「這次一定很精彩!」。這個言外之音道除了帶出這是一場精彩的打鬥,同時也是所謂「schadenfreude」幸災樂禍的心態,為他的評論加添挫敗感與尖銳的批評。

米斯尼亞迪在《氖英雄》複製了很多漫畫的對話,這種獨特風格貫穿於風趣的對話及代表人物特別是武士之中。蝙蝠俠及超人發達的肌肉是畫家筆下人物的特徵,而在他其他作品中也經常出現。但有趣的是,武士完全蒙著面,令這個反派人物絲毫沒有融入米斯尼亞迪一貫經典的肌肉型特徵。不過藝術家仍然以其經典的手法繪畫出武士光亮的皮膚,並在第二格漫畫看到人物強烈的面部表情,例如超大的眉毛肌肉及巨大的手指向觀者。此外,米斯尼亞迪運用素描風格創作的符號,低調地在畫中顯露於觀者眼前。這些符號沒有分散觀者的視線,正如其他作品中一樣,這些符號正是微妙的弦外之音,巧妙地為作品增添雙重的意義。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