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提盒以面蓋及兩屜組成,底座連接長方框提樑,兩側有站牙支撐。
此提盒形狀經典,以袖珍型式呈現。盒蓋與屜格綫腳秀麗,黃花梨木紋華美,包漿溫潤,蓋面更見若干「鬼眼」。
提盒樣式自宋代(960–1279年)定型,當時體積較大,常以軟木或竹材製作,用作運送食糧及酒。及至明代(1308–1644年),提盒外型逐漸變得小巧,並開始選用如黄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外型上的變化致使功能亦轉以收藏或攜帶細小而貴重的財物,應為此盒之用途。
此提盒形狀經典,以袖珍型式呈現。盒蓋與屜格綫腳秀麗,黃花梨木紋華美,包漿溫潤,蓋面更見若干「鬼眼」。
提盒樣式自宋代(960–1279年)定型,當時體積較大,常以軟木或竹材製作,用作運送食糧及酒。及至明代(1308–1644年),提盒外型逐漸變得小巧,並開始選用如黄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外型上的變化致使功能亦轉以收藏或攜帶細小而貴重的財物,應為此盒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