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竹盤呈蕉葉狀,以斑竹(又稱湘妃竹)所製,黑漆脈紋自中心散開,籠絡四週,及至邊緣,與盤緣黑漆相接。
盤子碩大,塑以蕉葉造型,典雅別致,幾可亂真。斑竹片之間稍留空隙,巧妙模仿葉脈細紋,精緻入微。用以繪畫中央及邊緣脈紋的黑漆,與斑竹溫婉斑斕的色澤對比強烈,相映成趣。
同類型湘妃竹盤,有一較本器為小的例子,為安思遠(Robert H. Ellsworth)舊藏,亦曾由安氏親自撰文,收錄於《中國家具》(Chinese Furniture),紐約1982年出版,第104頁,藏品編號31。該盤及後由瑪麗·嘉迪娜·尼爾(Mary Gardiner Neil)再度出版,載於《文人薈萃:耶魯大學的中國藝術》(本文譯,原文名為The Communion of Scholars: Chinese Art at the Yale),紐約華美協進社1982年出版,第133頁,編號59f。該盤以紅木擬葉脈及邊緣,線條粗實,與本器之自然曲脈迥然不同。本器脈紋疏落有致,流麗典雅,飄逸靈動,該盤亦有所欠奉。
盤子碩大,塑以蕉葉造型,典雅別致,幾可亂真。斑竹片之間稍留空隙,巧妙模仿葉脈細紋,精緻入微。用以繪畫中央及邊緣脈紋的黑漆,與斑竹溫婉斑斕的色澤對比強烈,相映成趣。
同類型湘妃竹盤,有一較本器為小的例子,為安思遠(Robert H. Ellsworth)舊藏,亦曾由安氏親自撰文,收錄於《中國家具》(Chinese Furniture),紐約1982年出版,第104頁,藏品編號31。該盤及後由瑪麗·嘉迪娜·尼爾(Mary Gardiner Neil)再度出版,載於《文人薈萃:耶魯大學的中國藝術》(本文譯,原文名為The Communion of Scholars: Chinese Art at the Yale),紐約華美協進社1982年出版,第133頁,編號59f。該盤以紅木擬葉脈及邊緣,線條粗實,與本器之自然曲脈迥然不同。本器脈紋疏落有致,流麗典雅,飄逸靈動,該盤亦有所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