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PERB CARVED BRUSH POT BY ZHOU HAO
PROPERTY FROM THE HAOXIXUETANG COLLECTION
清乾隆  約 1750 年  周顥刻「攜琴訪友圖」竹筆筒

SIGNED ZHI YAN, QIANLONG PERIOD, CIRCA 1750

細節
清乾隆  約 1750 年  周顥刻「攜琴訪友圖」竹筆筒

款識:
作畫能心手相忘,自然筆墨融化,超出塵堨之外,芷岩
6 in. (15cm.) high
來源
盛田久左衛門(1837-1906),索尼企業創辦人盛田昭夫之曾祖父
2000年購於名古屋

拍品專文

周顥是有清一代藝術成就最高的竹刻家之一,其刀法俐落靈動,深淺有致,將水墨山水畫之精、氣、神轉移到竹面上,無怪金元鈺在他的《竹人錄》中說他「以畫法刻竹」,更讚他的竹雕成就是「二百餘年,首屈一指」。他的畫作也享有盛名,其山水師法宋、元,尤好王蒙一路層巒疊嶂、細筆繁皴的山水畫。上海博物館藏他一件題名《攜琴訪友》的作品,著錄於《竹素流芳-周顥藝術特集》,上海,2016,71頁,編號13(圖一),便可看出其風格。本件筆筒也刻劃同一主題,畫上大量引用的短批麻皴,與筆筒上所見的繁密短刀法不謀而合。有趣的是,筆筒上的款識,談到的是「作畫」及「筆墨」,可見在周顥心中畫與竹刻兩者並無分別,更印證了金元鈺說他「以畫法刻竹」的觀點。周顥刻竹不起草稿,直接以刀代筆在竹面上刻畫。這種做法使他的作品自然成趣,意境深遠,是竹刻家中最有文人畫氣息的作者。雖然本筆筒沒有紀年,但是其風格成熟勁挺,應是藝術家中年時的作品。上海博物館藏一件乾隆九年的松壑雲泉筆筒,著錄於前揭書,51頁,編號6(圖二),與本筆筒風格非常相近,當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另一件周顥晚年的作品,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著錄於《匠心與仙工》,台北,2009,67-72頁,編號13。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