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王音
1926
油彩 畫布
50 x 100 cm. (19 5/8 x 39 3/8 in.)
2005年作
簽名:王音(右下)

來源
香港 季豐軒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亞洲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王音年輕時受過的美術教育都是蘇俄的社會寫實主義風格,而八十年代在中國流行起西方的人文思潮,對他亦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王音在九十年代沒有走上「政治波普」或「玩世現實主義」之路,他選擇了從歷史中找尋題材, 改寫歷史留下的客觀痕跡。他特別有興趣研究中國二十世紀初如徐悲鴻等畫家,反思中國油畫的發展系譜,以繪畫去沉思繪畫本身的意義。

芒果在近代中國的社會史上有過特別的象徵性,因而被王音反覆地應用在其繪畫之中。拍品《1926》(Lot 119)的構圖是參照文革期間一幅宣傳海報,今天看來一個普通的芒果,在當時因為毛澤東用作贈送工人的禮物而產生了超然的政治和社會意義。芒果不偏不倚地居中的構圖,無法符合西方傳統靜物油畫的美學標準,但它被隆重地供放碟上,則充滿了宗教的神聖感和儀式感,成為一場荒誕個人崇拜故事中的聖物或道具。至於畫面上人為的斑駁效果,除了營造一種懷古的感覺外,更表現了王音對徐悲鴻年代寫實主義油畫風格對中國美術體制的反思。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