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汪精衛紀念託管會珍藏(拍品編號1336-1355)汪精衛紀念託管會是一個獨立、非營利、非政府的教育信託機構,由何孟恒和妻子、汪精衛長女汪文惺於二〇一〇年成立,主旨在搜集與保存歷史檔案、著作、書法、藝術品及與汪精衛、陳璧君及相關政治人物之私人文物。汪精衛的一生反映著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動蕩與複雜的時代:在反清革命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九二〇與三〇年代,他推進民主與社會改革,堅信只有實踐三民主義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晚年,支持和平運動,反對對日抗戰。然而汪精衛並不只是一個政治人物,他亦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詩人與文學家,與許多畫家熟稔。所著詩詞創作,收錄於《雙照樓詩詞藁》中,其中包括《小休集》、《掃葉集》等,一九三〇年第一次發行以來,陸續有不同版本面世。不論在政壇、文壇或私人生活中,汪精衛與陳璧君一生得到許多密友與親人的支持,汪精衛紀念託管會珍藏的書法、信札及畫作亦是當時彌足珍貴的革命友誼的最佳見證。
汪精衛
雙照樓詩集 水墨紙本 皮革封面筆記本一冊
細節
汪精衛
雙照樓詩集 水墨紙本 皮革封面筆記本一冊
題識:(詩文不錄)。
春二三月,余以傷病纏綿,去國養疴。臨行凌霜妹、秀峰兄以硯為贈。冬十二月,歸舟中濡墨於硯,雜錄近作,隨憶隨書,不復詮次先後,聊博一粲,並以代別後情狀之敘述而已。稿尚未定,能為我正之,更所大幸也。弟兆銘識。
鈐印:精衛、墨意靜有琴聲存
又題:久荒臨池,如此塗鴉,有負此硯,愧甚,奈何。又識。
再題:書既,復得詩一首,因併錄之。兆銘又識。
鈐印:精衛
何秀峰鑑藏印:千印樓
每頁17.5 x 14 cm. (6 7/8 x 5 ½ in.)
註:上款凌霜、秀峰,即汪精衛女婿何孟恒父母,李凌霜、何秀峰。何秀峰,廣東著名篆刻家、印章收藏家。李凌霜為李佩舒之妹。通過李佩舒,何秀峰與李凌霜結識了汪精衛與陳璧君。此冊寫於汪精衛出國療養後回國途中。因汪精衛在旅途中開始使用何秀峰與李凌霜所贈的墨硯,而特意寫此詩集回禮。筆記本帶有皮革封面及金屬鎖扣,購自法國。附何秀峰製作木盒。
雙照樓詩集 水墨紙本 皮革封面筆記本一冊
題識:(詩文不錄)。
春二三月,余以傷病纏綿,去國養疴。臨行凌霜妹、秀峰兄以硯為贈。冬十二月,歸舟中濡墨於硯,雜錄近作,隨憶隨書,不復詮次先後,聊博一粲,並以代別後情狀之敘述而已。稿尚未定,能為我正之,更所大幸也。弟兆銘識。
鈐印:精衛、墨意靜有琴聲存
又題:久荒臨池,如此塗鴉,有負此硯,愧甚,奈何。又識。
再題:書既,復得詩一首,因併錄之。兆銘又識。
鈐印:精衛
何秀峰鑑藏印:千印樓
每頁17.5 x 14 cm. (6 7/8 x 5 ½ in.)
註:上款凌霜、秀峰,即汪精衛女婿何孟恒父母,李凌霜、何秀峰。何秀峰,廣東著名篆刻家、印章收藏家。李凌霜為李佩舒之妹。通過李佩舒,何秀峰與李凌霜結識了汪精衛與陳璧君。此冊寫於汪精衛出國療養後回國途中。因汪精衛在旅途中開始使用何秀峰與李凌霜所贈的墨硯,而特意寫此詩集回禮。筆記本帶有皮革封面及金屬鎖扣,購自法國。附何秀峰製作木盒。
榮譽呈獻
Sandy Y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