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個經歷,無時無刻都在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與價值觀。隨著閱歷與年齡的增長,我們亦要回應種種來自外界的目光與期望。曾梵志筆下戴著面具的人物是這種生存狀態的最佳寫照。
《面具系列 (藍色)》(拍品編號 127)中的男性外表成熟,往後梳的頭髮彷彿經過精心打理,烏黑發亮,然而,他卻戴著少年先鋒隊的紅領巾。服裝往往是肖像畫裡表達個人身份最直接的道具,這段童年的經歷看來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集體主義的意識形態已經深深烙印於他的生命當中。「一道杠」臂章為小隊隊長所有,即使在提倡團體先於個人的環境裡,階級亦無處不在。
這張繪畫於1998年的作品整體色調明亮,沒有像傳統西方肖像畫般以明暗與光影變化來增加戲劇感與表現形體。顏色鮮艷的肌肉承襲早期「肉」系列的藝術特徵,形象化處於身不由己的環境中的爭扎。早期「面具」系列人物彷似戴著戲劇面具,而這張《面具系列 (藍色)》的面具即緊貼皮肉,好比已經成為與生俱來的一部份。曾梵志以極具象徵性的藝術手法,成就他身處九十年代中國多變與複雜社會環境的圖像見證。
《面具系列 (藍色)》(拍品編號 127)中的男性外表成熟,往後梳的頭髮彷彿經過精心打理,烏黑發亮,然而,他卻戴著少年先鋒隊的紅領巾。服裝往往是肖像畫裡表達個人身份最直接的道具,這段童年的經歷看來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集體主義的意識形態已經深深烙印於他的生命當中。「一道杠」臂章為小隊隊長所有,即使在提倡團體先於個人的環境裡,階級亦無處不在。
這張繪畫於1998年的作品整體色調明亮,沒有像傳統西方肖像畫般以明暗與光影變化來增加戲劇感與表現形體。顏色鮮艷的肌肉承襲早期「肉」系列的藝術特徵,形象化處於身不由己的環境中的爭扎。早期「面具」系列人物彷似戴著戲劇面具,而這張《面具系列 (藍色)》的面具即緊貼皮肉,好比已經成為與生俱來的一部份。曾梵志以極具象徵性的藝術手法,成就他身處九十年代中國多變與複雜社會環境的圖像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