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虎作匍匐狀,部分元素如眼睛及耳朵以寫實方式表達,其他部位如虎斑則以抽象卷雲紋表現,為商代中晚期典型風格。嘴角及尾巴均有繫孔,可能本用作珮飾。
商婦好墓曾出土四件立雕玉虎,其中一件亦作匍匐狀,雖身體較修長(14.1公分),但風格與本件相似,故本件定年商後期。上述婦好墓例子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錄於 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 -9- 玉器》,圖版72號(圖一)。另一件與婦好墓例子相近的玉虎出土於洛陽龐家溝,定年西周早期,見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2- 商.西周》,圖版234號。養德堂珍藏另一件定年商代的玉虎,見鄧淑蘋,《羣玉別藏》,台北,1995年,圖版22號。
商婦好墓曾出土四件立雕玉虎,其中一件亦作匍匐狀,雖身體較修長(14.1公分),但風格與本件相似,故本件定年商後期。上述婦好墓例子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錄於 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 -9- 玉器》,圖版72號(圖一)。另一件與婦好墓例子相近的玉虎出土於洛陽龐家溝,定年西周早期,見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2- 商.西周》,圖版234號。養德堂珍藏另一件定年商代的玉虎,見鄧淑蘋,《羣玉別藏》,台北,1995年,圖版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