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盌淺壁弧形,平足底內微凹。盌心、外壁各繪青花龍鳳一條,隙地繪纏枝花卉紋,口、足內外飾青線六條。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製」楷書款。此盌為嘉靖官窯追摹成化官窯之作,應燒製於嘉靖早期。
正德無子,駕崩後,皇位兄終弟及,由堂弟朱厚熜繼承,年號嘉靖。嘉靖即位之初,便因其生父的稱號問題與朝臣間發生了一場政治角力,史稱「大禮儀」。正德舊臣要求嘉靖承認自己過繼予明孝宗弘治,嘉靖卻只認孝宗為伯父,並執意追稱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杭為睿宗,一以示孝道,二以示自己及生父為明憲宗成化正統一脈。大禮儀事件由嘉靖獲勝而告終。嘉靖官窯對成化官窯的刻意摹仿,便在此特殊的歷史背景催化下而誕生。
此類臥足淺盌為成化時期皇家的佛前供具。清宮舊藏中的成化例子皆為花卉紋,根據紋飾變化有三種尺寸:各約10.2、12、13.7 公分,分飾石榴紋、寶蓮紋、輪花紋,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裏紅(中)》,香港,2000 年,頁27-29,圖版25-27 號(圖一)。
嘉靖官仿成化作品無論在器型、胎釉、還有紋飾表現上皆竭力摹仿,如北京故宮藏嘉靖輪花紋淺盌一例,若不署本朝款,幾可亂真,見同上,圖版146 號(圖二)。嘉靖官窯在摹仿之餘更力求突破,於紋飾上呈現了多種變化,除了此盌上的龍鳳紋,另有嬰戲圖、雲龍、鳳凰等紋飾,詳見《故宮瓷器錄》,第二輯,明(乙)中,台北,1961 年,頁139-142。該書註名了龍鳳紋淺盌於1925 年的點查號為「律─四五37 之一─七、十二」,據查,其原藏地點為紫禁城景陽宮正殿,與一眾珍貴的成化瓷器包括宮盌、嬰戲圖盌、夔龍紋盌等之典藏地點相同,足見此盌之重要性。
台北故宮所藏龍鳳紋淺盌可見《明瓷名品圖錄─嘉靖窯.隆慶窯.萬曆窯》,台北,1978 年,圖版17 號(圖三);雲龍紋淺盌則見《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2003 年,頁74,圖版48 號(圖四)。
正德無子,駕崩後,皇位兄終弟及,由堂弟朱厚熜繼承,年號嘉靖。嘉靖即位之初,便因其生父的稱號問題與朝臣間發生了一場政治角力,史稱「大禮儀」。正德舊臣要求嘉靖承認自己過繼予明孝宗弘治,嘉靖卻只認孝宗為伯父,並執意追稱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杭為睿宗,一以示孝道,二以示自己及生父為明憲宗成化正統一脈。大禮儀事件由嘉靖獲勝而告終。嘉靖官窯對成化官窯的刻意摹仿,便在此特殊的歷史背景催化下而誕生。
此類臥足淺盌為成化時期皇家的佛前供具。清宮舊藏中的成化例子皆為花卉紋,根據紋飾變化有三種尺寸:各約10.2、12、13.7 公分,分飾石榴紋、寶蓮紋、輪花紋,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裏紅(中)》,香港,2000 年,頁27-29,圖版25-27 號(圖一)。
嘉靖官仿成化作品無論在器型、胎釉、還有紋飾表現上皆竭力摹仿,如北京故宮藏嘉靖輪花紋淺盌一例,若不署本朝款,幾可亂真,見同上,圖版146 號(圖二)。嘉靖官窯在摹仿之餘更力求突破,於紋飾上呈現了多種變化,除了此盌上的龍鳳紋,另有嬰戲圖、雲龍、鳳凰等紋飾,詳見《故宮瓷器錄》,第二輯,明(乙)中,台北,1961 年,頁139-142。該書註名了龍鳳紋淺盌於1925 年的點查號為「律─四五37 之一─七、十二」,據查,其原藏地點為紫禁城景陽宮正殿,與一眾珍貴的成化瓷器包括宮盌、嬰戲圖盌、夔龍紋盌等之典藏地點相同,足見此盌之重要性。
台北故宮所藏龍鳳紋淺盌可見《明瓷名品圖錄─嘉靖窯.隆慶窯.萬曆窯》,台北,1978 年,圖版17 號(圖三);雲龍紋淺盌則見《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2003 年,頁74,圖版48 號(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