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器外壁繪兩組五爪行龍,每組以火珠為中心,奔騰於祥雲及壽山福海之間,唇口平沿飾卷草紋,外口沿繪古錢紋,內口沿青花橫書「大明隆慶年造」楷書款。
隆慶在位僅六年,其間景德鎮地區又屢遭水患、祝融之災,因此存
世的隆慶官窯數量極少,而且多見盤、盌等小品,大器尤其罕見。此缸口徑近70 公分,為隆慶官窯中最大的一類,迄今似僅知其他三經著錄,皆有修復,見: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例,載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 瓷器卷– 明代》,上海,2007 年,頁163,圖版88 號(圖一);日本出光美術館一例,載於《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 中国陶磁》,東京,1987 年,圖版713 號;以及香港佳士得拍賣一例,見1997 年 4 月28 日,拍品674 號。
嘉靖及萬曆是龍缸燒製的頂盛期,隆慶一朝間於其中,時間雖短,但品質卻勝於嘉萬。嘉靖龍缸可參考胡惠春捐贈予上海博物館一例(口徑59.1 公分),載於《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 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 年,頁158,圖3-84 號;萬曆龍缸則可比較出光美術館所藏一件(口徑56.5 公分),見同上,圖版714 號。除了尺寸較大以外,隆慶龍缸在紋飾上亦較豐富,龍的形態更為生動威猛,青花發色更是三朝中最優者,呈色濃艷明麗。隆慶官窯已屬稀有,此品更是其中翹楚,誠為難得。
隆慶在位僅六年,其間景德鎮地區又屢遭水患、祝融之災,因此存
世的隆慶官窯數量極少,而且多見盤、盌等小品,大器尤其罕見。此缸口徑近70 公分,為隆慶官窯中最大的一類,迄今似僅知其他三經著錄,皆有修復,見: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例,載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 瓷器卷– 明代》,上海,2007 年,頁163,圖版88 號(圖一);日本出光美術館一例,載於《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 中国陶磁》,東京,1987 年,圖版713 號;以及香港佳士得拍賣一例,見1997 年 4 月28 日,拍品674 號。
嘉靖及萬曆是龍缸燒製的頂盛期,隆慶一朝間於其中,時間雖短,但品質卻勝於嘉萬。嘉靖龍缸可參考胡惠春捐贈予上海博物館一例(口徑59.1 公分),載於《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 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 年,頁158,圖3-84 號;萬曆龍缸則可比較出光美術館所藏一件(口徑56.5 公分),見同上,圖版714 號。除了尺寸較大以外,隆慶龍缸在紋飾上亦較豐富,龍的形態更為生動威猛,青花發色更是三朝中最優者,呈色濃艷明麗。隆慶官窯已屬稀有,此品更是其中翹楚,誠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