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Seven-Character Poems in Running-Cursive Script
細節
明 陳淳 行草七言詩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五四〇年作
釋文:
昔遊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裏。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只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燦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烟光草色俱氳氛。
溪花咲日何時發,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庚子(1540)夏日余閒坐小軒,忽陰雲作雨,
煩暑頓消,漫成小圖并書之舊作。白陽山人陳道復識。
鈐印:復父氏、白陽山人
藏印:閱颿堂印
註:
陳淳(明),名道復,字復父,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早年書法,師於文徵明,風格清秀俊雅,在其門下聲譽最高。後自成一格,徵明嘗笑謂:“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 。 "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後筆法放縱,書工行草,率意縱筆,穩健老成,是晚明草書大家。與徐渭並稱為“白陽、青藤”。
此卷《行草七言詩》寫於1540年,是陳淳年五十七之作。這時候的陳淳筆法蒼勁,多書狂草,有時醉後所書,好像作畫一般,筆墨豪邁,運筆提頓扭轉,時奔放時節制,如醉舞狂歌,墨與線條連綿交織,畫面變幻律動,極富美感,人書俱老練。正如明代畫家莫是龍評他:“筆氣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阪,翔鸞舞空”。
陳淳作品傳世頗多,多家博物館有收藏,與此卷同年(1540)《書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44年《杜甫秋興八首》草書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38年《雪渚驚鴻圖並草書謝惠連雪賦》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另有《行草書自作詩》卷,上海博物館藏。
25 x 458 cm. (9 7/8 x 180 1/4 in.)
釋文:
昔遊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裏。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只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燦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烟光草色俱氳氛。
溪花咲日何時發,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庚子(1540)夏日余閒坐小軒,忽陰雲作雨,
煩暑頓消,漫成小圖并書之舊作。白陽山人陳道復識。
鈐印:復父氏、白陽山人
藏印:閱颿堂印
註:
陳淳(明),名道復,字復父,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早年書法,師於文徵明,風格清秀俊雅,在其門下聲譽最高。後自成一格,徵明嘗笑謂:“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 。 "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後筆法放縱,書工行草,率意縱筆,穩健老成,是晚明草書大家。與徐渭並稱為“白陽、青藤”。
此卷《行草七言詩》寫於1540年,是陳淳年五十七之作。這時候的陳淳筆法蒼勁,多書狂草,有時醉後所書,好像作畫一般,筆墨豪邁,運筆提頓扭轉,時奔放時節制,如醉舞狂歌,墨與線條連綿交織,畫面變幻律動,極富美感,人書俱老練。正如明代畫家莫是龍評他:“筆氣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阪,翔鸞舞空”。
陳淳作品傳世頗多,多家博物館有收藏,與此卷同年(1540)《書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44年《杜甫秋興八首》草書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38年《雪渚驚鴻圖並草書謝惠連雪賦》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另有《行草書自作詩》卷,上海博物館藏。
25 x 458 cm. (9 7/8 x 180 1/4 in.)
榮譽呈獻
Sandy Y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