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O SHINODA (JAPAN, B. 1913)
篠田桃紅 (日本,1913年生)

細節
篠田桃紅
篠田桃紅 (日本,1913年生)

水墨 金箔 紙本
51.5 x 233.5 cm. (20 1/4 x 91 7/8 in.)
款識:桃 (右下);篠田桃紅 秋 (畫背標籤上)
鈐印:桃紅
來源
日本 私人收藏
此作品附篠田桃紅鑑定委員會簽發之保證書

拍品專文

皇家認可之路: 一名藝術家的長旅

篠田桃紅的作品集,因著她匠心獨到的腕力、以及運墨的精練,而獲得了千錘百鍊和細膩精緻的終極名位。高齡104歲的她,持續產出美不勝收的墨韻作品,讓世人讚嘆不已。

篠田桃紅在1913年出生於滿州的大連市,在孩提時代就舉家遷往日本定居。她很小就在父親的諄諄引導下學習書法;她父親本身就是受自己舅舅提攜,而接受藝術訓練的。這名長輩本身即一著名的刻印師,深諳書法和中文詩詞。篠田桃紅在二戰前搬到東京,進修傳統書法,在開戰之前甫舉辦個展。

篠田桃紅在1950年代末期前往美國短修兩年。由於她在美期間發現了抽象表現主義,這兩年也從而成為她藝涯的轉折點,篠田發現,她居然能跨到傳統書法的僵化條規之外,從墨水線條的寬廣頻譜中延展、創造新的藝術形式。篠田自從返回日本後,由於公共空間和著名場域大量購取她的作品,名氣水漲船高,也大幅增加了她國內外的曝光率。

「我的每份作品都異常精緻 – 只要一小角就能撐住全場」

《秋》(編號627)充滿了溫潤的視覺果效,確實見證了獨屬篠田桃紅的藝術特質。大氣縱橫的線條在細長的畫面跳彈飛射,一種脆弱細膩的平衡感從而由此平景浮現,讓觀者留在冥思狀態,覺得舒心安慰。線條和顏色的變化,為平面帶來了維度和動感。然而,這個寧靜的平衡感,被脫離了厚重黑色條塊的飄忽細黑線條所打斷,為整個畫面帶來了一種讓人欣喜的自發和輕快感。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