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FU (1362-1416)
羅家倫私人收藏著名書法家、畫家王紱來自無錫。1378年,他任職都城南京政府。1396年,結束了在大同多年流放生涯的王紱回到故鄉。王紱的兄長王達善在這幅氣勢恢弘的山水畫上題字:“一幅之間而眾妙咸偹。”洋洋灑灑的篇幅不僅是對這副畫的闡述,也是對藝術創作瞬間的定格,對作畫者的讚賞和敬佩更是溢於言表,躍然紙上。濃厚的墨跡和精妙的構圖並沒有弱化王達善想藉這幅畫表達他在明朝初年間作為文人學者所洞察到的社會現實這一目的。王紱借用筆墨為觀畫者重現了時代的故事。王紱在宴客待友時,經常即興創作並邀請在場的友人為自己的畫作題字。此類創作形式不僅獨具一格,更是對文人墨客們雅人深致的最佳見證。
明 王紱 絕壁凝嵐 水墨紙本 立軸

Mountainous Landscape

細節
明 王紱 絕壁凝嵐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孟端
王達善(明)題跋: 萬古山川一 鏡開,層層曲曲見樓臺。雲隨曉月峰前墮,鷗逐春溪樹里來。兩岸落花人盪槳,半汀殘雨客銜杯。寰區處有此地,物外四時無點埃。豈但右軍多筆法,要知黃石是仙才。奔灘觸浪飛頳鯉,絕壁凝嵐護翠苔。玉室金堂疑太華,紫芝瑤草憶蓬萊。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風真快哉。吾弟王孟端學成於巳, 而德蘊諸中,三餘之暇工畫,即高出人意表,雖古人不過也。黃君叔洪吾之至友也,書無不讀, 而術無不精,雖醫卜耕稼之 藝, 亦用心焉。今觀孟端為叔洪畫此圖,筆法高古,用意精深,一幅之間而眾妙咸偹,豈二人道術相忘,不求工而自工耶?抑豈道術眼相燭不敢相欺,致如此之精耶?嗚呼!天地之間未必無荊玉也。卞氏之不生耳,大抵有卞氏則荊玉自然出矣。二君子好古而尚志,趣清而才廣,豈無識之者哉。苟有識之者,則知吾言之不妄媚矣。洪武丙子(1396年),耐軒居士王達識。
鈐印:王達善氏
陶振(明)題跋:前山後山蒼翠深,大樹小樹寒蕭森。不知何處打魚者,日暮泊舡溪水陰。鰲叟。
鈐印:陶振
裴景福(1854-1924)藏印:裴氏之寶、伯謙寶此過於明珠駿馬
陳長吉(1862-1908)藏印:寶之過眼、白門李氏珍藏、名山堂印
出版
著錄:
裴景福,《壯陶閣書畫錄•卷三》,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第548-550頁。
張丑,《清河書畫舫》, 見《欽定四庫全書》,卷十二上。
《六研齋二筆》,見《欽定四庫全書》,卷三。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見《欽定四庫全書》,卷八十六。

更多來自 中國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