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中國最早關於獅子的記載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的安息國曾向中原王朝進貢一對獅子。《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符拔。符拔形似麟而無角。」獅子這一勇猛的動物形象是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在中原地區逐漸流傳開來,在佛教中象徵莊重、威嚴,可以驅邪避凶。
熏爐顧名思義是熏香用的器皿。中國熏香的歷史悠久,熏香不僅能夠潔淨環境,驅滅蚊蟲,還能治病辟穢。但是受地理條件所限,中國原產的香料非常有限,沉香、檀香、乳香、龍腦香、荳蔻等熱帶香料多來源於各國的朝貢,香料成為非常稀有的奢侈品。自漢代起,宮廷之內熏香蔚然成風,後宮女子也以香爭寵,調香鬥香。南朝陳後主更是窮奢極欲地用名貴的檀香、沉香等木料建造了香聞數里的臨春、結綺、望仙三座閣樓。隋煬帝下江南時亦是「錦帆過處,香聞十里」。唐五代時,由於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大量香料輸入,使熏香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香料從宮廷之中流入了上層社會,成為士大夫階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詩仙李白就曾多次以香入詩,如「日照香爐生紫煙」、「沉香亭北倚闌杆」;南唐後主李煜曾寫詞云「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詩裡所說的「香獸」就是獸形香熏)。除了生活用香之外,宗教儀式也大量地使用香料,因為傳說釋迦牟尼曾認為香是佛的信使,有香就有佛。於是在各種佛事活動中,焚香、上香幾乎是必有的內容。
唐代的香器做工精美,款式多變,花紋複雜,堪稱巧奪天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單就熏爐來說,便在款式上分為三足型、五足型、六足型、寬座型、帶柄型、塔形型等。其中,應用飛禽走獸為題材製造的熏爐又被稱為「香獸」,主要造型有獅子、鴨子、鴛鴦、象、麒麟等。這件五足造型的「銅獅子熏爐」沿用的就是唐朝最典型的款式之一,主要流行於公元七世紀至十世紀。
本件拍品獅體端坐,昂首張口,怒目圓睜。前肢撐地,利爪分張。爐身蓮花式,由三層仰覆式蓮瓣構成。就此可參照瀋陽新民遼濱塔塔宮窖藏的一件遼代獅子蓮花三足銅爐(圖一),出土時爐內滿盛香灰。二例香爐部分蓮瓣如出一轍,飽滿圓潤,充分體現時代特徵。本件拍品造型較之更具張力,尺幅顯著,顯示出施作者虔慕崇佛之願。
                        熏爐顧名思義是熏香用的器皿。中國熏香的歷史悠久,熏香不僅能夠潔淨環境,驅滅蚊蟲,還能治病辟穢。但是受地理條件所限,中國原產的香料非常有限,沉香、檀香、乳香、龍腦香、荳蔻等熱帶香料多來源於各國的朝貢,香料成為非常稀有的奢侈品。自漢代起,宮廷之內熏香蔚然成風,後宮女子也以香爭寵,調香鬥香。南朝陳後主更是窮奢極欲地用名貴的檀香、沉香等木料建造了香聞數里的臨春、結綺、望仙三座閣樓。隋煬帝下江南時亦是「錦帆過處,香聞十里」。唐五代時,由於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大量香料輸入,使熏香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香料從宮廷之中流入了上層社會,成為士大夫階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詩仙李白就曾多次以香入詩,如「日照香爐生紫煙」、「沉香亭北倚闌杆」;南唐後主李煜曾寫詞云「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詩裡所說的「香獸」就是獸形香熏)。除了生活用香之外,宗教儀式也大量地使用香料,因為傳說釋迦牟尼曾認為香是佛的信使,有香就有佛。於是在各種佛事活動中,焚香、上香幾乎是必有的內容。
唐代的香器做工精美,款式多變,花紋複雜,堪稱巧奪天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單就熏爐來說,便在款式上分為三足型、五足型、六足型、寬座型、帶柄型、塔形型等。其中,應用飛禽走獸為題材製造的熏爐又被稱為「香獸」,主要造型有獅子、鴨子、鴛鴦、象、麒麟等。這件五足造型的「銅獅子熏爐」沿用的就是唐朝最典型的款式之一,主要流行於公元七世紀至十世紀。
本件拍品獅體端坐,昂首張口,怒目圓睜。前肢撐地,利爪分張。爐身蓮花式,由三層仰覆式蓮瓣構成。就此可參照瀋陽新民遼濱塔塔宮窖藏的一件遼代獅子蓮花三足銅爐(圖一),出土時爐內滿盛香灰。二例香爐部分蓮瓣如出一轍,飽滿圓潤,充分體現時代特徵。本件拍品造型較之更具張力,尺幅顯著,顯示出施作者虔慕崇佛之願。
.jpg?w=1)
.jpg?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