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NG SOO PIENG (SINGAPORE, 1917-1983)
鍾泗賓 (新加坡,1917-1983)

榴槤賣者

細節
鍾泗賓
鍾泗賓 (新加坡,1917-1983)
榴槤賣者
油彩 畫布
107 x 85 cm. (42 1/8 x 33 1/2 in.)
1981年作
款識:泗賓 1981 (右);榴槤上市 油畫 一九八一年 鍾泗賓作 (畫背)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泗賓》 Summer Times 出版 新加坡 (圖版,第7 圖)
展覽
1983年11月11日-76日「鍾泗濱1983」新加坡國家博物美術館 新加坡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鍾泗賓是開創南洋畫派東南亞寫實繪畫 的重要 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具歴史紀錄意義,而 且更像時光機一樣,重返過去捕捉當時的東南亞 正值脫離殖民統治追尋自我身份的社會境況。 《榴槤賣者》(拍品編號349)描繪了當地的風 土人情,把不同的文化元素囊括在作品當中,例 如熱帶水果、吃東西的人群、女士服飾上的蠟染 花圖案,以及他啟發自中國書法的獨特筆觸。日 常生活的情景是藝術家常用的主題,宣示著「赤 道是繁花、水果、水上生活及雀鳥的樂土。只要 我們欣然接受新的意念,願意從大自然中學習, 繪畫主題是源源不絕的。」事實上,《榴槤賣 者》可說是藝術家對「水果之王」榴槤表達的讚 美。

顏色與構圖一向是鍾泗賓作品的重要一環,這一 點在此作品也同樣呈現出來。煙管的對角線成了 構圖的結構手法,並在畫布上延伸。當時外來移 民引進了罌粟籽,因此吸食鴉片煙曾在東南亞非 常普遍。在20世紀初,法屬印度支那推動鴉片 貿易,過去很多移民工人都流行吸食鴉片煙。煙 管的末端帶領畫面的視線,引領到榴槤攤檔的前 方,而藝術家亦在此處亦留下了微妙的細節。招 牌上 的文字意思是「包吃 泗賓 山竹 榴槤」,他 畫上自己的名字,彰顯出其個人風格及幽默的筆 觸。觀者繼續沿著畫面構圖,視線落於女士裙上 明亮的朱紅色布料。這一圈的視覺效果,呈現了 藝術家風趣幽默的表達手法。這些視覺手法呈現 了藝術家結合對東西方藝術技巧的個人理解及想 像。縱然東西方的文化不盡相同,但藝術家豐富 的創意及截然不同的風格,成了其作品的一大標 記,同時亦引發觀者對他與著名立體派畫家畢家 索之間的對比。

《榴槤賣者》是個以人文主義為主題的精湛之 作,亦是藝術家少數在藝術市場可見的作品。他 對人文狀況的敏銳觸角,以及一貫在畫作中表達 日常事物的風格,讓他成為傑出的文化藝術家, 以及南洋運動的先驅人物之一 。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