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一路繁花 碩果累累
紅潤飽滿的果實長成在枝繁葉茂中,喻意豐收季節富足的收 穫。創作於1964 年的《第182 號 碩果》(拍品編號 1) 由 朱德群親自在畫背提筆以中法兩種語言命題「碩果」,當 時他踏上法國土地快逾十載,經歷多年的藝術衝擊和試驗, 對於抽象藝術創作上的掌控已漸趨成熟。碩果象徵著如意收 成,亦隱喻畫家在藝術旅途上開花結果,在抽象創作上踏入 另一個高峰。
抽象即自由
剛抵達巴黎後翌年, 朱德群從尼可拉. 德. 史塔耶爾 (Nicolas de Staël) 回顧展中得到很大的衝擊,對他就具 象轉向抽象的巨變尤為關鍵。朱德群自言:
「他 ( 史塔耶爾) 對我的影響並不是繪畫的內涵,他給我的 啟示是繪畫自由的態度。」
從史塔耶爾身上,朱德群所得到的啟發顯然非停留於繪畫風 格上,反而是對畫筆的自由的一種信念。他突然意識到,囿 限他的創意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正就是「形」,而唯有 放棄「形」才能使作品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自由奔放 的抽表達方法充分體現在《第182 號 碩果》中,他不再受物象本身的外形限制,以自由、深沈、純粹的黑色油彩統馭畫面,就如墨色的暈染、深淺濃淡而表現出豐富的視覺世界 和律動感。
大象無形即風景內化
繪畫上的具象和抽象風格普遍被視為對立關係,然而朱德群 認為抽象創作乃是具象被內在化,並沒有被取消。朱德群提 到他時常想起老子的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當中的惚兮恍兮便是抽象的表現手法,同時觀 者又可看出其中具象之物。 朱德群特別說過他六十年代的作品是他壯遊大自然之後的 「心跡」,他將山水風景內化後以抽象的形式表達箇中所得 的情感,再把這種內在精神的躍遷傾瀉在畫布之中。從拍品 中亦隱約可見如渾雄奇偉的山嶺,多轉幾迴後便進入畫面的 中心,當中一大片的紅色果實充滿生命力,朝氣蓬勃地躍動 在山林之間。朱德群一向崇尚宋代山水畫,拍品令人聯想起 郭熙的《早春圖》,兩者均採用全景式構圖,上下留有天地, 而朱德群巧妙地用線條的粗幼度、落筆的速度、顏色的深淺 度將遠、中、近景則巧妙地布置於畫面之中。
空間即自然
出身於東方文化的他所描繪的線條除了具有一般畫作的繪畫性之外,更深拓了中國文字的書法性及哲理性。在是次拍品中,朱德群爽快多變的筆法有緩有急、有輕有重,他用畫筆 恣意探索空間形體與線條之間的關係。另一位以線條表現著 名的西方抽象藝術家漢斯.哈同(Hans Hartung) 認為,抽象線條是無意識行為下的幾何圖形,因此他在創作過程中 較強調藝術家手勢的運動及存在性,透過線條本體建構一個超現實意象空間。相較於哈同純粹的動勢,朱德群則巧妙地將中國「書畫同源」精神轉譯為現代藝術語言,帶書法性的線條互相交錯影響,多了幾分東方哲學禪意,意存筆先,以意寫畫,用線條組成臻妙的自然空間意境。
朱德群的抽象兼具冷抽象的理性、熱抽象的感性及中國抽象 的寫意性,將生命深蘊的能量與藝術經驗,轉譯為極具個人 特色、非常純粹的藝術語彙。欣賞朱德群的抽象山水創作, 不單是和宇宙對話,直探宇宙之源、生命之本,更是理解藝 術家內在情感、人格氣度的進路。
紅潤飽滿的果實長成在枝繁葉茂中,喻意豐收季節富足的收 穫。創作於1964 年的《第182 號 碩果》(拍品編號 1) 由 朱德群親自在畫背提筆以中法兩種語言命題「碩果」,當 時他踏上法國土地快逾十載,經歷多年的藝術衝擊和試驗, 對於抽象藝術創作上的掌控已漸趨成熟。碩果象徵著如意收 成,亦隱喻畫家在藝術旅途上開花結果,在抽象創作上踏入 另一個高峰。
抽象即自由
剛抵達巴黎後翌年, 朱德群從尼可拉. 德. 史塔耶爾 (Nicolas de Staël) 回顧展中得到很大的衝擊,對他就具 象轉向抽象的巨變尤為關鍵。朱德群自言:
「他 ( 史塔耶爾) 對我的影響並不是繪畫的內涵,他給我的 啟示是繪畫自由的態度。」
從史塔耶爾身上,朱德群所得到的啟發顯然非停留於繪畫風 格上,反而是對畫筆的自由的一種信念。他突然意識到,囿 限他的創意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正就是「形」,而唯有 放棄「形」才能使作品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自由奔放 的抽表達方法充分體現在《第182 號 碩果》中,他不再受物象本身的外形限制,以自由、深沈、純粹的黑色油彩統馭畫面,就如墨色的暈染、深淺濃淡而表現出豐富的視覺世界 和律動感。
大象無形即風景內化
繪畫上的具象和抽象風格普遍被視為對立關係,然而朱德群 認為抽象創作乃是具象被內在化,並沒有被取消。朱德群提 到他時常想起老子的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當中的惚兮恍兮便是抽象的表現手法,同時觀 者又可看出其中具象之物。 朱德群特別說過他六十年代的作品是他壯遊大自然之後的 「心跡」,他將山水風景內化後以抽象的形式表達箇中所得 的情感,再把這種內在精神的躍遷傾瀉在畫布之中。從拍品 中亦隱約可見如渾雄奇偉的山嶺,多轉幾迴後便進入畫面的 中心,當中一大片的紅色果實充滿生命力,朝氣蓬勃地躍動 在山林之間。朱德群一向崇尚宋代山水畫,拍品令人聯想起 郭熙的《早春圖》,兩者均採用全景式構圖,上下留有天地, 而朱德群巧妙地用線條的粗幼度、落筆的速度、顏色的深淺 度將遠、中、近景則巧妙地布置於畫面之中。
空間即自然
出身於東方文化的他所描繪的線條除了具有一般畫作的繪畫性之外,更深拓了中國文字的書法性及哲理性。在是次拍品中,朱德群爽快多變的筆法有緩有急、有輕有重,他用畫筆 恣意探索空間形體與線條之間的關係。另一位以線條表現著 名的西方抽象藝術家漢斯.哈同(Hans Hartung) 認為,抽象線條是無意識行為下的幾何圖形,因此他在創作過程中 較強調藝術家手勢的運動及存在性,透過線條本體建構一個超現實意象空間。相較於哈同純粹的動勢,朱德群則巧妙地將中國「書畫同源」精神轉譯為現代藝術語言,帶書法性的線條互相交錯影響,多了幾分東方哲學禪意,意存筆先,以意寫畫,用線條組成臻妙的自然空間意境。
朱德群的抽象兼具冷抽象的理性、熱抽象的感性及中國抽象 的寫意性,將生命深蘊的能量與藝術經驗,轉譯為極具個人 特色、非常純粹的藝術語彙。欣賞朱德群的抽象山水創作, 不單是和宇宙對話,直探宇宙之源、生命之本,更是理解藝 術家內在情感、人格氣度的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