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次佳士得呈現楊識宏80年代「文明考古」時期的經典作品《陷阱》(拍品編號428),與他從90年代「植物美學」系列進化至有機抽象時期的關鍵之作《奇葩》(拍品編號427)。完成於1987年的《陷阱》,曾於芝加哥Betsy Rosenfield 畫廊展出,並被選印於開幕邀請卡之上,證明了它的代表性地位。這是一幅兼具原始野性元素與精神象徵意味的表現性作品,豐富的畫面意涵是此時期的重要特色,彷彿隻身陷入一場未知神秘的冒險,同時建構出潛意識的情感經驗。
相比早期的用色強烈,90年代以後的作品逐漸轉換成一種優雅洗鍊的東方風格。楊識宏在《奇葩》中以帶有墨韻的筆觸融合植物的形象,以筆勢橫掃塗抹,將觀者的目光放至在氣韻流動的畫面中心,彷彿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姿態。此段時期是楊識宏從植物美學系列進化至有機抽象時期的關鍵期,既有植物的符號,也有著後期急速流動、充滿生命擺盪的抽象線條,兩者巧妙的被合而為一,製造出一種風和植物和諧共舞的有機韻律,迴盪交織在畫面中。
相比早期的用色強烈,90年代以後的作品逐漸轉換成一種優雅洗鍊的東方風格。楊識宏在《奇葩》中以帶有墨韻的筆觸融合植物的形象,以筆勢橫掃塗抹,將觀者的目光放至在氣韻流動的畫面中心,彷彿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姿態。此段時期是楊識宏從植物美學系列進化至有機抽象時期的關鍵期,既有植物的符號,也有著後期急速流動、充滿生命擺盪的抽象線條,兩者巧妙的被合而為一,製造出一種風和植物和諧共舞的有機韻律,迴盪交織在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