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丁雄泉
丁雄泉 (美國/中國,1928-2010)
藍色的馬
壓克力 紙本
97 x 179 cm. (38 1/4 x 70 1/2 in.)
藝術家鈐印一枚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華美豐艷的色彩渲染出世人皆愛的盛開櫻花——在《我愛櫻花》(拍品編號471)中,丁雄泉的女郎隱藏在一片嬌豔花色之中。她身姿慵懶,朱唇半啟,招引發現者來分享她的世界的喜悅。

丁雄泉最初在上海學習美術,1952年前往巴黎,與前衛的眼鏡蛇畫派畫家結誼。1959年,他開始在紐約定居。丁雄泉的早期作品充滿奇異繽紛的色彩和熱烈歡愉的生活風格,到了紐約後他才開始專注畫女人。他始終不斷通過創作追尋瞬逝的剎那,如他在詩歌中云:「愛情來時像蝴蝶,去時如紙上花。」他的作品鮮豔明快,容易吸引觀眾目光,細看之下更覺輕快活潑,而且描繪人物的視角別出心裁,令人一見難忘。

丁雄泉的線條技巧深受亨利·馬蒂斯影響,所以他畫的女郎身姿婀娜,卓約搖曳。丁雄泉用即興而成的線條描畫出女子的俏臉、大膽撩人的身姿和衣裙上的皺褶。丁雄泉將櫻花置於模糊曖昧的空間裡——花朵被人物輪廓遮蓋,同時亦疊在構成人物形象的色塊上。

丁雄泉擅長製造強烈動人的視覺效果,在《藍色的馬》(拍品編號472)中亦可見一斑。多塊色彩堆砌出女子的妖嬈曲線、朝氣勃勃的馬匹,畫面氣氛溫馨親密,可見丁雄泉深受紐約抽象表現主義那種情感奔放的畫法所影響。動物,尤其是馬匹,在丁雄泉眼中象徵個人自由和存在真相,畫者猶如一匹在綠茵和山巒之間奔跑的馬,無止境地探索內心天地。

也許丁雄泉不滿足於純粹抽象的語言,他回歸較傳統的主題來表達自我。在《鮮花、西瓜與鳥兒》(拍品編號473)中,丁雄泉描繪熟悉的花果魚鳥。被裁剪的視角為畫面添加親切感,三角形的西瓜片邀請觀眾進入畫中。幾抹鮮豔的色彩渲染出花束,顏料隨畫紙緩緩垂流,營造一絲婉約的戀慕情懷。如此看來,人物並不是丁雄泉作品的主題,它們和色彩與動態一樣,是他的表達工具之一。

《兩女與馬及鸚鵡》(拍品編號593)是一幅水墨畫。此作品色彩簡潔,進一步展示丁雄泉塑造空間的卓越技巧。丁雄泉捨棄國畫的「留白」,反而用盡整幅畫面,展現他融合東西方繪畫風格後獨創的新格調。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包括日本木刻版畫私人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