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本件勺方鼎流傳有緒,最早著錄於黃濬《鄴中片羽三集》。黃濬(1880-1951),字伯川,畢業於清末官辦外語學校京師同文館,通曉德、英、法三國語言,畢業后入德國洋行做譯員,同時在其叔父創辦的尊古齋兼職,后成爲尊古齋經理。黃氏精於鑑賞、善於經營,對青銅、古玉尤其精通,在其任上尊古齋成爲了琉璃廠最重要的古玩店之一。其經手重器無數,更爲難得的是他將這些器物著錄出版,著有《鄴中片羽》系列初、二、三集,《尊古齋所見吉金圖》,《古玉圖錄初集》等重要著作。《鄴中片羽》系列因其明確指出所載器物來自安陽而具有格外重要的學術意義,三集所收一百三十三件青銅禮器目前大多藏於各大博物館,僅有少量仍在私人手中。黃濬之後,勺方鼎進入了鐃齋收藏。鐃齋收藏為旅居北京的德國人馮洛侯 (1902–1989) 所建立,並由同在北京的德國學者艾克編寫圖錄,勺方鼎信為黃濬於1943年前後售予鐃齋。鐃齋歸國之後將大部分藏品則捐贈給了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亦有少部分藏品流入市場。其後勺方鼎又經多位海外鑑藏大家遞藏。
鼎作爲青銅禮器是被用來「明尊卑,別上下」的權力象徵。方鼎的鑄造難度較圓鼎為大,數量也遠少於圓鼎,在商周時期有著重要的禮制含義。目前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該鼎高133公分,重875公斤,圖見《中國青銅器全集:商2》,卷2,北京,1997年,頁48,編號47。大方鼎是王權的象徵,而一般尺寸的方鼎也只有高級貴族才能使用。勺方鼎比例敦實,鑄工精湛,特別是在雙耳外側一般無紋的位置也鑄有龍紋,體現了商晚期首都安陽發達的青銅製造技藝。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藏有一件近似的商晚期方鼎,尺寸稍小(高18.7公分),載於R. 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特區,1987年,頁475。值得一提的是納爾遜阿特金斯方鼎亦經黃濬之手,著錄於《鄴中片羽二集》,北平,1937年,上卷,頁3。前揭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書中載有另一件商晚期方鼎,尺寸、器形與勺方鼎近似,唯其足上沒有浮雕獸面紋,見該書472至474頁,編號88。Pillsbury收藏中有一件較大的近似例(高26公分),載於B. Karlgren,《A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Bronzes in the Alfred R. Pillsbury Collection》,明尼阿波利斯,1952年,圖版1,編號1。亦可比紐約佳士得2017年9月14至15日拍賣的亞矣方鼎,拍品907號。上述幾件方鼎的饕餮角皆作C形,相比之下勺方鼎上的龍角形獸面更爲罕見。
鼎作爲青銅禮器是被用來「明尊卑,別上下」的權力象徵。方鼎的鑄造難度較圓鼎為大,數量也遠少於圓鼎,在商周時期有著重要的禮制含義。目前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該鼎高133公分,重875公斤,圖見《中國青銅器全集:商2》,卷2,北京,1997年,頁48,編號47。大方鼎是王權的象徵,而一般尺寸的方鼎也只有高級貴族才能使用。勺方鼎比例敦實,鑄工精湛,特別是在雙耳外側一般無紋的位置也鑄有龍紋,體現了商晚期首都安陽發達的青銅製造技藝。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藏有一件近似的商晚期方鼎,尺寸稍小(高18.7公分),載於R. 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特區,1987年,頁475。值得一提的是納爾遜阿特金斯方鼎亦經黃濬之手,著錄於《鄴中片羽二集》,北平,1937年,上卷,頁3。前揭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書中載有另一件商晚期方鼎,尺寸、器形與勺方鼎近似,唯其足上沒有浮雕獸面紋,見該書472至474頁,編號88。Pillsbury收藏中有一件較大的近似例(高26公分),載於B. Karlgren,《A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Bronzes in the Alfred R. Pillsbury Collection》,明尼阿波利斯,1952年,圖版1,編號1。亦可比紐約佳士得2017年9月14至15日拍賣的亞矣方鼎,拍品907號。上述幾件方鼎的饕餮角皆作C形,相比之下勺方鼎上的龍角形獸面更爲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