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EN-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 (BELGIUM, 1880-1958)
亞洲 重要私人收藏
勒邁耶(比利時,1880-1958)

編織女子

細節
勒邁耶
勒邁耶(比利時,1880-1958)
編織女子
油彩 畫布 原裝手雕峇里式框
100 x 120 cm. (39 3/8 x 47 1/4 in.)
款識︰ J. Le Mayeur (左下)

拍品專文

比利時裔畫家、旅行家勒邁耶,是二十世紀在峇裡島居住、繪畫最具聲望的 藝術家之一。峇裡島位於印尼島鏈,以綺麗絕美的自然景致與絢爛多姿的人 文而聞名的神秘小島。作為島上最著名的外國藝術家之一,勒邁耶的人生與 藝術生涯始終圍繞著這座熱帶天堂明豔動人之勝景。一九三二年初抵小島, 便醉心于美景的勒邁耶陸續創作了數件油畫作品。充盈著光線、色彩與動感 的畫布上綻放出盎然生機。他的繆斯,隨後成為了他的妻子,妮‧ 帕洛(Ni Pollok),是一位峇裡島貢舞舞者,她與朋友們一起為藝術家擔當模特,採 摘鮮花,舞蹈,終日相伴。

印尼現代藝術中的女性形象蘊含重要的文化與歷史意涵。女性在很多傳統東 南亞地區扮演重要角色,通常是當地宗教儀式的主導者,同時為農業與國內 貿易生產提供主要勞動力。在勒邁耶許多經典作品當中可以顯見藝術家偏愛 描繪女性在織布機前織布或編織在市場上出售的印尼傳統布料等題材。

勒邁耶在此幅《編織女子》中展現出超群的構圖能力。同時這件絕妙作品也 是藝術家在峇裡島創作的代表作之一。其大部分作品直接取材於身處的環境, 圍繞著他為自己與妻子在沙努爾海濱建造的別墅。以勒邁耶家周遭繁茂明豔 的熱帶景觀為背景,畫中的模特、藝術家的繆斯及妻子——妮波洛克顧盼生 姿、攝人心魄。該場景中,五位女性在織機前忙碌,頭頂綠蔭繁翳,前景的 三位女性形成三角形構圖,穩定平衡了整體場景的結構。透過畫面遠景與中 景處尺寸依次縮小的兩位紡織女,且以背景中矗立的一排與她們位置平行的 雕像為參照,來加強直線透視營造的景深立體感。中間身姿正對觀者的女人 就是妮波洛克。勒邁耶另外一幅作品《編織女子》可被看作是此件拍品的習 作,畫中妮波洛克與其左邊的女性動作姿態都和這件作品頗為相似。濃郁鮮 豔的熱帶色調點綴在織物,及紡織女的服裝與頭飾上。溫暖的熱帶陽光觸及 之物都被鍍上一層閃亮的金色,仿佛夢境中田園牧歌般的天堂。

雖然勒邁耶從周遭的自然環境汲取靈感,而同時他也常常創造理想化的人物 與場景,以凸顯峇裡島及當地風物之美。勒邁耶一個重要的藝術貢獻便是以 印象派及具象描摹的方式將精湛嫺熟的光線與色彩表達融而為一。此件作品 中,金色的陽光透過頭頂葉片的每個縫隙緩緩落下,溫暖的光束灑在每個所 描繪的物體之上。陽光投射出每個紡織女柔軟而矯健的身體輪廓。透過對人 物的細膩摹畫及肌膚上的光影對比凸顯出女性身體的性感與嫵媚。畫面中飄 灑而下的陽光點亮了綺麗的色彩,創造出生動活潑的視覺韻律。

與其高度印象派的戰前繪畫風格不同,勒邁耶的戰後作品是以較小的筆觸、 更精緻的細節及更厚重的肌理結構為特點。對背景中的織物圖案、紡線、花 朵與雕塑的刻畫細膩且富有豐厚的肌理層次。橙色與黃色的主色調,正是勒 邁耶戰後的典型配色,以展現溫暖的熱帶氣候。背景植物上大面積施以多種 色調的綠色,印證了藝術家此時期對綠色的偏好。雖然畫中人物被置於前景 正中,藝術家針對性的對細節的描畫使人物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展現出此 階段勒邁耶的構圖特點。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