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拍賣 18336
浮生閑趣
拍品 3011
3011
2 更多
再說嘉慶皇帝 「周甲延禧之寶」 郭福祥 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麼幾步。對於最高統治者皇帝而言,關鍵步驟中的所作所為往往對歷史有重大影響,而在這些關鍵步驟中形成的遺存和遺物也成為文物收藏和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清代皇帝御用璽印的研究中,這樣的情形同樣存在。通觀清朝歷代皇帝的御用印璽,可以發現皇帝御用印璽在印文的選取上有這樣一個規律,即同一印文在御用印璽中出現的頻率與皇帝本人的思想、情趣、喜好以及其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也就是與皇帝在位期間的重大和關鍵節點息息相關。而對於清代的嘉慶皇帝而言,嘉慶二十四年(1819)可以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這一年正是他六十歲,人生一甲子,因此在他的授意下先後刻製了十幾方「周甲延禧之寶」,凸現出這一特定時刻對嘉慶皇帝的重要意義。香港佳士得公司即將拍賣的「周甲延禧之寶」就是其中的一方。此方「周甲延禧之寶」在2015年曾經拍賣,當時為其撰有研究專文。此次再次由佳士得執拍,重審此寶,重檢文獻,重讀拙文,覺得關於此寶的重要資訊前拙文已經述之甚詳,無法再撰新文,只能將前述拙文之主要部分移錄於此,其後再稍做補充,以為對此寶有興趣者深入瞭解提供助益。此寶青白玉質,交龍鈕,印文為陽文玉箸篆「周甲延禧之寶」六字。此寶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嘉慶寶藪》(嘉慶御璽印譜)中有明確著錄,經與實物比對,無論是體量大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該書中的記載完全相合。尤其是一些細節如四周邊框內側稍有弧度和彎曲,印文各字筆劃之間粗細略有差別,筆劃起筆和收筆處有的琢製不精,略顯生硬等,在《寶藪》中的印跡上都有反映。鈕原本的黃色絲綬,頭部的紋飾及固定打結的方法也與清代大型皇帝寶璽的做法一致。此寶的所有者嘉慶皇帝名顒琰,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代皇帝。繼位時已經三十六歲,至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好為六十大壽。人生一甲子,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這是人生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年份,照例應該舉行盛大的慶典。但歷來務實節儉的嘉慶皇帝在之前一年便通過內閣傳諭各地官員說:「朕五旬誕辰,曾先期降旨,不准各督撫進獻金珠玩好等物。來年為朕六旬正誕,該督撫等情殷祝嘏,因朕壽登周甲,又非五旬可比,或欲加意增華,用抒忱悃。惟是吏治未淳,民俗未正,方抱愧之不暇。況朕敦崇節儉,出於本性,來年並不舉行慶典繁儀。著通諭各省督撫,除應進土貢仍循例備進外,所有金珠玉器陳設,仍一概不准進呈。其督撫中有派出屆期來京祝嘏者,准其呈遞如意。暨詩冊書畫,並備賞綢緞,以及食品等件,俾展慶忱。該督撫等務各敬謹凜遵,用副朕諄諄告誡之至意。」1 從而取消了全國性的慶典活動。而圍繞著這一主題,嘉慶皇帝只做了兩件相對私人化的事情:一是特別選取「周甲延禧之寶」為印文製成寶璽作為紀念。根據嘉慶《寶藪》,當時刻製了不同質地大大小小共十幾方「周甲延禧之寶」,是嘉慶皇帝御用寶璽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印文。二是在第二年的元旦新正,在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君臣之間即以《周甲延禧之寶》為題作詩聯句,曆述其人生經歷和思想主張。2 可見嘉慶帝對「周甲延禧之寶」所蘊涵的意義的看重,可以說「周甲延禧之寶」是嘉慶皇帝重要人生階段的標誌性寶璽。而佳士得公司此次拍賣者則是其中體量較大的一方。透過「周甲延禧之寶」製作的背景,我們可以感受到嘉慶與乾隆父子之間微妙的關係。與其他皇帝不同的是,嘉慶繼位後並不能乾綱獨斷,當了太上皇帝的乾隆仍掌握著最高決策權。這種特殊的經歷,使得嘉慶很難擺脫乾隆時期形成的定式。乾隆時期的一切似乎都以其慣性在嘉慶朝向前滾動,這種慣性在嘉慶的寶璽中也有不折不扣的表現。一個例子是組璽的刻製。乾隆時製作了相當數量三方一組的組璽,其中一方為宮殿璽,另外兩方為詩文警句璽,用以說明殿名璽中殿名的含義及來歷。嘉慶帝亦步乾隆之後塵,刻製了不下七十組這樣的組璽。另一個例子就是「周甲延禧之寶」及其副章「莊敬日強」、「健行不息」的刻製。乾隆在七十歲時刻「古稀天子之寶」並配以「猶日孜孜」副章,八十歲時刻「八徵耄念之寶」並配以「自強不息」副章,用以紀念聖壽,鞭策自己。而嘉慶六十歲時亦有同樣的舉措,在刻「周甲延禧之寶」的同時,還刻「莊敬日強」、「健行不息」二璽配成一組,「嘉慶二十四年,仁宗皇帝聖壽六十,包元履德,惴惴矜矜,乃命以‘莊敬日強、健行不息’二語,分鐫寶璽,非所謂日慎一日歟?」3 其行為與乾隆如出一轍,明顯地感覺到嘉慶帝在具體行為上對乾隆的刻意模仿。關於這方「周甲延禧之寶」製作的具體時間,清宮造辦處活計檔為我們提供了相關線索。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十五日「員外郎百福來說,懋勤殿太監呂進祥交:青玉寶三方配做三匣、白玉寶一方配做一匣、白玉夔龍寶一分計三方共配做一匣、白玉蛟龍寶一分計三方共配做一匣、白玉雲龍寶一分計三方共配做一匣,傳旨:著發往蘇州照依寶上粘貼原文加工細刻,要深。配做純厚紫檀木巴達嗎座素罩蓋匣,務於年內送京呈進,欽此。」4 檔案中雖然沒有所製印章的印文,但將此條檔案記述的寶璽材質、裝匣、分組等情況與嘉慶《寶藪》著錄的「周甲延禧之寶」及相關組璽核對,發現二者完全一致,基本可以推斷檔案中所記錄製作的這些寶璽就是嘉慶《寶藪》最後著錄的四方大型「周甲延禧之寶」和三組白玉「周甲延禧之寶」、「健行不息」、「莊敬日強」組璽,其中就包括此次即將拍賣的這方「周甲延禧之寶」。從檔案可知,這些「周甲延禧之寶」和相關組璽印文的刻制是由蘇州織造完成的,刻制的具體時間是嘉慶二十三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交付活計時嘉慶帝要求蘇州方面刻印時要加工細刻,字口要深,並配匣盛裝,務必於年底前送京呈進,在短短一個月內要將這些寶璽刻製完成,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這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此方寶璽在印文琢刻方面會出現局部的生硬之處。關於此寶,有以下兩點需要進一步補充:一是借「周甲延禧之寶」製作之際,嘉慶皇帝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全面總結,闡明了「周甲延禧」的真實含義。嘉慶皇帝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正月舉行的君臣《周甲延禧之寶聯句》中講到「周甲延禧之寶」製作的本意,「昨歲六旬萬壽,覃敷恩澤,普賜寰區。蓋以一人之甄祝儲庥,即萬姓之久安長治,允宜刻玉紀年,鏤文介祉。爰命廷臣精遴良玉,刻篆曰‘周甲延禧之寶’,惟願世登仁壽,戶慶盈甯,薄海均禧,綿延罔斁。」5 這裡的「禧」字具有幸福吉祥的意義,也就是說紀年周甲,身體強健,這是嘉慶皇帝的自身之禧。由皇帝的自身之禧而延伸至四海天下,成為百姓之禧,物阜民豐,天下和諧,這正是嘉慶皇帝「周甲延禧」的真義,也是他製作「周甲延禧之寶」的真正意圖。二是從前述造辦處活計檔案和嘉慶皇帝的御製詩文,可知圍繞「周甲延禧之寶」製作和相關的活動跨越了三個年頭,從嘉慶二十三年十一月一直延伸到嘉慶二十五年正月。而且通過君臣間的《周甲延禧之寶聯句》,詳細記錄了「周甲延禧之寶」的製作背景和過程,這在嘉慶皇帝的所有寶璽中是不多見的,可見此寶對於嘉慶皇帝具有重要意義。總之,「周甲延禧之寶」及其組璽是嘉慶皇帝一生最後製作的幾方寶璽之一,鈐用於其晚年的御筆書畫之上,一般以「莊敬日強」為引首,以「周甲延禧之寶」、「健行不息」為壓角。而此方「周甲延禧之寶」由於體量較大,故只在較大的書畫作品上單獨鈐用。此寶用溫潤細膩,質地純淨的青白玉刻製,龍鈕雕制精細,形象生動,尤其原本絲綬還保存著,這在過去拍賣過的清帝寶璽中也是不多見的,十分難得。1.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39,嘉慶二十三年二月。2.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66,嘉慶二十五年正月。3.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造辦處各作活計清檔》,嘉慶二十三年十一月“檔房行文”。5. 《清仁宗御製詩餘集》卷1。
清嘉慶 御製白玉交龍鈕「周甲延禧之寶」方璽
JIAQING PERIOD (1796-1820)
細節
清嘉慶 御製白玉交龍鈕「周甲延禧之寶」方璽
3 13/16 x 3 ¾ x 3 ¾ in. (9.7 x 9.6 x 9.6 cm), box
來源
法國私人家族舊藏,於十九世紀末入藏,後於家族流傳
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拍品1235號
出版
《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珍玩》,台北,2012年,頁16-17
展覽
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清翫雅集廿周年慶藏展》,2012年10月20日至2012年12月9日
榮譽呈獻
Priscilla Kong
pkong@christies.com
+852 2978 9958
拍品專文
此寶青白玉質,交龍鈕,印文為玉箸篆「周甲延禧之寶」六字。
此印文收錄於《清代帝后璽印譜》,参,嘉慶卷二,北京,2005年,頁xxx (
圖一
)。
更多來自
浮生閑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