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雞骨白,器表土漬色,未經清理,器兩端邊緣有局部損傷。玉質致密,有少量青色晶斑和褐色小斑點。局部有透光。
外形弧邊方形,中間大圓孔,雙面管鑽,孔大壁薄,內壁打磨精細,略有凸弧。
上下兩端射口一致。器身四面中部為光素的直槽。以四角為中軸線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戴冠的神人面紋,以兩道凸弦紋象徵冠,弦紋上有五、六道凹弦紋,兩道弦紋之間刻飾連續卷雲紋。神人面紋重圈為眼,外圍管鑽淺雕,內圈刻琢。眼角刻成小三角狀。用減地淺浮雕形成寬鼻,鼻面上琢刻三組卷雲紋。第二節為獸面紋,重圈為眼,大於神人眼,眼外有橢圓形眼瞼,眼瞼之間有橋形樑相連,寬鼻與神人寬鼻相似,獸面都是減地淺浮雕。第一節和第二節複合成一組神人獸面紋,即簡化的「良渚神徽」。第三節與第一節一致,即神人面紋。
此件良渚文化玉琮,玉料上乘,製作精細,淺浮雕與細刻紋工藝水平高超,布列組合罕見,實屬良渚文化玉器中難得之精品。
(王明達撰文)
外形弧邊方形,中間大圓孔,雙面管鑽,孔大壁薄,內壁打磨精細,略有凸弧。
上下兩端射口一致。器身四面中部為光素的直槽。以四角為中軸線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戴冠的神人面紋,以兩道凸弦紋象徵冠,弦紋上有五、六道凹弦紋,兩道弦紋之間刻飾連續卷雲紋。神人面紋重圈為眼,外圍管鑽淺雕,內圈刻琢。眼角刻成小三角狀。用減地淺浮雕形成寬鼻,鼻面上琢刻三組卷雲紋。第二節為獸面紋,重圈為眼,大於神人眼,眼外有橢圓形眼瞼,眼瞼之間有橋形樑相連,寬鼻與神人寬鼻相似,獸面都是減地淺浮雕。第一節和第二節複合成一組神人獸面紋,即簡化的「良渚神徽」。第三節與第一節一致,即神人面紋。
此件良渚文化玉琮,玉料上乘,製作精細,淺浮雕與細刻紋工藝水平高超,布列組合罕見,實屬良渚文化玉器中難得之精品。
(王明達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