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LEI (B. 1963)
歐洲私人收藏 (拍品834-835)
徐累(1963年生)

沉沒的青花

細節
徐累(1963年生)
沉沒的青花
設色 紙本 鏡框
78 x 56 cm. (30 5/8 x 22 in.)
1997年作
題識:徐累製。
來源
倫敦Browse & Darby畫廊
歐洲私人收藏
出版
《喻慧與徐累:新作》,Browse & Darby畫廊,倫敦,1997 年,圖版21
《中國名畫家精品集:徐累》,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2003年,第25頁
《徐累》,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2013年,第127頁
展覽
倫敦,Browse & Darby Gallery,“喻慧與徐累:新作”,1997年10月8-24日

拍品專文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念奴嬌 , 鬧紅一舸》姜夔(1154-1221)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 , 子罕》

創於1997年的《沉沒的青花》彌散著夢境一般的幽深氛圍。徐累用詭秘的藍色作為背景的主色調,以極其寫實的細膩工筆筆法描繪了一匹靜態的白馬佇立於水中,畫面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神秘色彩。白馬是徐累創作中最重要的象徵符號,而馬股上往往有來歷不明的青花圖案。畫中青花更徐徐從天而降,墜落至畫面下半部的水中,散佈於整個構圖。徐累筆下毫無生命力的馬源自於一段童年時期偶然的記憶:他記得,學校裡有很多動物標本,每年秋天都會把它們拿出來曬;展示櫃中的鹿、山羊、孔雀和豹既栩栩如生,又死氣沉沉。徐累從不掩飾他作品中意象與文字及文學的關係,他曾提及,水中的馬意味著“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而馬身上的青花紋身則承載著記憶。於是,《沉沒的青花》中的馬保持緘默,轉化成一個純粹的審美對象,繪畫元素間的特殊關係賦予了作品超越表象的神秘色彩。

更多來自 中國當代水墨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