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除本幅以外,有另一本作於1930年的張大千《仿唐寅滄浪歌圖》,現藏四川博物院(簡稱川博本)。據川博本1930年裱邊題跋,大千先生回憶於七、八年前從海上一供客見過唐寅手卷《滄浪歌圖》。本幅題識提及本幅乃畫家按所見唐寅手卷,以直幅構圖臨摹而成。四呎畫紙上下分半,本應在手卷後的題跋被移往畫面上半。大千明言因“不能為松雪書臨其題字”,故只能以自己書體錄唐寅原卷題跋,而沈周《滄浪亭故址為僧所居》詩句則以沈周字體書成。畫面下半的畫風線條清雅秀麗,頗具唐寅筆法意趣。川博本構圖則是畫家見吳興龐萊臣(1864-1949)所藏另一唐寅本後“憶其大意寫作直幅裝成”,兩幅雖構圖相似,但川博本的唐寅與沈周詩句則題於畫幅上方裱絹上,令整體畫面比例出現明顯變化。
本幅年款記為庚寅(1950年),但據畫面風格,並題識上說明不諳趙孟頫字體,與及川博本題跋資料,相信本幅實與川博本年代相距不遠,亦應是張大千早年作品。畫上年干亦相信是筆誤。
本幅年款記為庚寅(1950年),但據畫面風格,並題識上說明不諳趙孟頫字體,與及川博本題跋資料,相信本幅實與川博本年代相距不遠,亦應是張大千早年作品。畫上年干亦相信是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