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1899-1983)
貝聿銘及盧淑華夫婦珍藏 (拍品 1274-1275)貝聿銘乃二十世紀最備受愛戴的知名建築師之一。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入口便是令其享譽海內外的經典之作,他在全球各地設計逾100棟建築,既有恢弘大氣的企業總部,亦有細膩精緻的住宅樓宇。貝氏從現代主義傳統出發,將尖端技術和嚴謹態度巧妙結合,嚴格設計出外形一鳴驚人的建築物,優良的採光和雅緻的物料都令公眾身臨其境而深深著迷。極少有建築師能將創意與學識完美結合,令房地產開發商、企業集團主席和博物館委員會都嘆為觀止,貝聿銘便是其中之一。除了盧浮宮的知名項目外,貝氏其他聞名於世的建築成就還包括1978年於華盛頓特區設計的國家美術館東翼、1989年的香港中銀大樓、1997年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的美秀美術館,以及2008年卡塔爾杜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這亦是其最後一批文化項目之一。 若要理解貝聿銘及其在國際建築舞臺上的重要地位,則必須瞭解貝氏與妻子盧淑華(愛玲)在72年攜手共度的時光中,低調蒐集的璀璨藝術珍藏。貝氏夫婦的藏品不但反映二人對東西方藝術傳統的深厚興趣,更見證夫婦倆與圈中傑出藝術家所結下的真摯友誼。多位在戰後及當代藝術史上成就卓著的知名藝術家如巴內特‧紐曼、尚,杜布菲、趙無極、亨利,摩爾、野口勇等,均為貝氏夫婦一生摯友,他們果敢自信的不羈傑作也是貝氏珍藏中的矚目亮點。因此,貝聿銘及盧淑華夫婦珍藏見證二人親密無間的合作,體現出夫婦兩人的共同願景和獨到慧眼,從中亦可一瞥其藝術圈子及敏銳審美視角,可見其對創意文化的無限讚頌。
張大千

芭蕉高士

細節
張大千
芭蕉高士
水墨紙本 立軸 一九六五年作
83 x 47.5 cm. (32 5/8 x 18 ¾ in.)
題識:乙巳年(1965)四月二十六日自惜廔宴集,寫似聿銘仁兄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大千

拍品專文

《芭蕉高士》以濃淡變化豐富的筆墨描繪了蕉蔭下一位高逸之士乘涼之景,畫面瀟灑而極具閒逸古風。芭蕉葉以濃墨落筆畫成,水氣氤氳而生動自然,將張大千大寫意風格的高超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題識提及,此作畫於1965年4月26日自惜廔宴集;自惜廔應為吳嘉棠(1913-1983),號自惜樓主人,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畢業,曾任上海英文《大陸報》總編輯,1956年任香港英文《虎報》主編,60年代被香港貿易發展局委任為北美區代表。4月26日恰為貝聿銘生辰之日,可推斷當日吳嘉棠設宴為其慶生。同為席上客的大千或即席揮毫,慷慨贈予貝聿銘祝壽。《芭蕉高士》見證了張大千、貝聿銘兩人友誼,彌足珍貴。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