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周柱,即周翥,明嘉靖年間江蘇人,生卒不詳,為鑲嵌工藝「百寶嵌」大師,其頂尖技法為世人所驚詫,遵奉其獨步工藝門派為「周制」。清史料記載,乾隆年間藏書家吳騫(1733-1813)撰《尖陽業筆》卷五記:「明世宗時,有周柱善鑲嵌奁匣,精妙絕倫,時稱周嵌。」《尖陽業筆》中亦提到,周柱為明嘉靖年間宰相嚴嵩(1480-1567)所資助,其作品皆為權貴宮廷所擁,尤其嚴嵩被彈劾後盡歸朝廷,鮮少流入民間,極為珍罕。
清乾隆年間學者錢泳(1759-1844)著《履園叢話》十二章載:「周制之法,惟揚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創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銀、寶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車渠、青金、綠松、螺甸、象牙、密蠟、沉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風、桌倚、窗齔、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周柱擅以各種珍貴材料鑲嵌於大小器物之上,亦善雕刻,其作品構圖之繁複,材料種類之廣,皆為周制之特徵,後世難以超越。周柱擅施突嵌法,使材料高於地子表面,隱約成浮雕效果,立體生動,鬼斧神工,比起後世與地子同高的平嵌法費工耗料,造就鑲嵌工藝的頂峰。本拍品蓋面上的蟋蟀,身體為牛角鑲嵌,而足部則以淺陰刻手法表達,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一系列的百寶嵌木器,精美生動,部分應與本拍品一 樣同為周制,參考《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香港, 2002 年,編號219-248。但如本拍品般尺寸較大的圓形蓋盒,北京恭王 府博物館藏一例,明代周柱款百寶嵌花鳥硯盒暨歙硯,上有乾隆四十九 年(1784)題銘。水松石山房舊藏數例周制百寶嵌蓋盒,其中最出色例 子,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2 年 4 月4 日,拍品179 號。
清乾隆年間學者錢泳(1759-1844)著《履園叢話》十二章載:「周制之法,惟揚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創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銀、寶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車渠、青金、綠松、螺甸、象牙、密蠟、沉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風、桌倚、窗齔、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周柱擅以各種珍貴材料鑲嵌於大小器物之上,亦善雕刻,其作品構圖之繁複,材料種類之廣,皆為周制之特徵,後世難以超越。周柱擅施突嵌法,使材料高於地子表面,隱約成浮雕效果,立體生動,鬼斧神工,比起後世與地子同高的平嵌法費工耗料,造就鑲嵌工藝的頂峰。本拍品蓋面上的蟋蟀,身體為牛角鑲嵌,而足部則以淺陰刻手法表達,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一系列的百寶嵌木器,精美生動,部分應與本拍品一 樣同為周制,參考《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香港, 2002 年,編號219-248。但如本拍品般尺寸較大的圓形蓋盒,北京恭王 府博物館藏一例,明代周柱款百寶嵌花鳥硯盒暨歙硯,上有乾隆四十九 年(1784)題銘。水松石山房舊藏數例周制百寶嵌蓋盒,其中最出色例 子,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2 年 4 月4 日,拍品179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