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天球瓶,又稱天球尊,始燒造於明永樂時期,宣德時期亦有燒造。因天球瓶體型巨大,燒造不易且陳設效果極佳,而成為明清御窯瓷器中的名貴品種,並受到皇帝的青睞。如《清檔》即記載有清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帝欽命江西唐英燒造「宣窯放大天球尊」等的記錄。
器形高大飽滿,通體以青花為裝飾。外口沿繪一周落花流水紋,頸部與腹部繪纏枝西番蓮紋,肩部以卷草紋及如意纓絡紋相隔,腹下部繪貫套蓮瓣紋與主題蓮紋相合。拍品腹部與脛部圖案與南京博物院所藏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類似,參見《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2003年,頁232(圖一),但自肩部以上至外口沿輔助裝飾紋截然不同,反映出清代官窯瓷器穩中求變的藝術特點。
器身所用纏枝蓮紋裝飾,因「蓮」通「廉」、「年」字音,而有清廉及萬年的寓意。雖然纏枝蓮為清代常見圖案,但於官窯天球瓶上施用則較為少見。
器形高大飽滿,通體以青花為裝飾。外口沿繪一周落花流水紋,頸部與腹部繪纏枝西番蓮紋,肩部以卷草紋及如意纓絡紋相隔,腹下部繪貫套蓮瓣紋與主題蓮紋相合。拍品腹部與脛部圖案與南京博物院所藏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類似,參見《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2003年,頁232(圖一),但自肩部以上至外口沿輔助裝飾紋截然不同,反映出清代官窯瓷器穩中求變的藝術特點。
器身所用纏枝蓮紋裝飾,因「蓮」通「廉」、「年」字音,而有清廉及萬年的寓意。雖然纏枝蓮為清代常見圖案,但於官窯天球瓶上施用則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