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Warhol (1928-1987)
美國重要私人收藏
安迪·沃荷 (1928-1987)

Dollar Sign

細節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 (1928-1987)
Dollar Sign

壓克力 絲網印刷 油墨 畫布
25 × 20 cm. (10 × 8 in.)
1981年作
款識:Iolas Andy Warhol 81(畫背)
來源
美國 紐約 Alexander Iolas
美國 紐約 私人收藏
美國 紐約 私人收藏(由原藏者家屬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收藏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錢是我們念茲在茲之物,而且,一如星條旗所象徵的意義,(沃荷的)…貨幣符號以獨我風格,成為美國標示。」
-A. C. 丹圖,《安迪沃荷企業》,出自於《普普狂潮安迪沃荷》,2009 年撰於紐哈芬市,129 頁

波普先驅 – 安迪.沃荷所繪《美元符號》,散發著大師向來見稱的昂揚朝氣,是他晚期最受歡迎系列的鴻篇之一,燦爛如堆金。4 個絲網印刷圖像交疊紛繁 -- 亮橘、鮮黃、艷金和淡藍 – 匯聚形成一個鮮明盎然的美元符號。沃荷先在模板輪廓上以動勢十足、鉛筆草擬而成的潦草塗鴉,來預備絲網印刷手續;這些創意的塗鴉,在這幅昂揚、出人意外的版畫上躍動著,顏彩晶亮閃爍,讓記號熊熊燃燒。《美元符號》繪於1981 年,使人想起美國前總統朗諾.雷根在1980 年代初所擁護、號稱為「雷根經濟學」所激起的景氣希望,讓人興奮陶醉不已;而雷根經濟學也為這個10 年注入活水,為景氣帶來了長期振興。沃荷甚至在1981 年1 月20 日赴華盛頓特區參加了新總統的就職宣誓典禮。次年的1 月,《美元符號》在葛林街的卡斯特利藝廊首度亮相,不禁使人憶起1980 年代紐約市興盛蓬勃的藝術界樣貌,那時有數名藝術家 – 如尚.米榭.巴斯奇亞和朱利安.許納貝等,一夜間聲名大噪。藝評家大衛.波本寫下這些評論:「…當沃荷這些《美元符號》在卡斯特利藝廊展出時,似乎預示了在接下來幾年即將湧入藝術界的大筆資金。《美元符號》系列充斥著厚顏無恥之諭,或許想要以侮慢方式提醒觀者,那些大牌藝術家的畫作,恰恰譬喻了金錢的銅臭味,而這些四處漫溢的金流從未困擾過沃荷。」(D.波本,《瞥見沃荷》,1989 年出版於紐約,第384 頁)。

誠然,自從沃荷以他於1962 年所畫的《鈔票》,親自「印製錢幣」後,他就對這個概念嚮往不已;《鈔票》也是沃荷最早期的絲網印刷作品之一。作為一個沃荷式的表徵,美元符號其實再完美也不過了,因為它繪述了藝術、商業和美國夢之間的關係,訊息簡練有力。若《美元符號》系列作品樂觀地宣告一個美國景氣的新紀元,那麼它們也代表沃荷藝涯一個轉折:他從此進入了生涯的最終10 年,創意精力和實驗精神沛然靈躍。《美元符號》中的金色顏料,例證了沃荷在這段時期展現大師級的著色才華。作品中所使用的金色,有雙層的意義:它讓人想起了美國財政部所備儲的金條,能成為紙幣使用,同時也暗暗挖苦了宗教中虛假的虔誠象徵,像是《金色的夢露》( 作於1962 年,展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天主教聖像傳統使用黃金已有數個世紀的歷史,以代表靈性的啟發和天國的聖光。沃荷在孩提時代,曾跟著家人參加匹茲堡聖約翰一世拜占庭天主堂的彌撒儀式,該教會藏有數十個閃閃發光的金色聖像。在《美元符號》中,他以充滿皇家氣息的色彩描繪屬世象徵,使人想起這些神聖形象的無邊能力:而此作品的微小比率,也暗示著人對萬能金錢私下那種盲目膜拜的可能性。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