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ONZE TIGER-FORM FINIAL
1 更多
戰國 青銅虎鈕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細節
戰國 青銅虎鈕
青銅伏虎四肢微曲,厚掌著地,剛健有力,翹尾端卷。虎首上揚,雙目圓凸,並以綠松石飾之。全器表面陰刻細線,虎軀兩旁則刻飾夔龍紋,以示毛髮。此器下方見有一孔,當為原作青銅飾件的鑄接痕。
9. 3/8 in. (24 cm.) long, box
來源
1995年12月6日購藏於香港
台灣清翫雅集成員舊藏
雲中居,台北

榮譽呈獻

Priscilla Kong
Priscilla Kong

拍品專文

此青銅虎之造型極有可能原為青銅錞于頂部中央所鑄之虎形鈕。錞于為古代樂器,即《周禮》中所載之「六鼓四金」,為商周禮制極為重要之鳴擊器。而在出土文物資料當中,錞于在春秋晚期進入吳越地區,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更為巴人廣用,其中以虎鈕錞于則最具代表性,其多與鼓配合,為軍旅發號施令之重器。巴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為勇猛威武的象徵。《後漢書》記:「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廩君為巴人先祖,因其死後魂魄化為白虎,故巴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視其為勇猛威武的象徵。

可參考兩件素面青銅虎鈕錞于,其載於J. So所著的《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紐約,1995年,頁399-405,圖版編號82及83。其中前者屬於公元前4至3世紀之錞于,後者則為公元3世紀下半葉。另有一件西漢青銅虎鈕錞于則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見《陜西青銅器》,西安,1994年,頁284。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