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惲南田(1633-1690)生長於詩書之家,書學鍾王,花鳥從明人沈周、呂紀上溯宋人徐熙,以沒骨花卉為依歸,合文人氣息與自然寫生為一本,遂能走出前人囿籬,得人文之儒雅,天地之秀潤,為清人花鳥畫樹立宗範。
此花果冊八開,每開以沒骨法寫生一至三種,合共寫諸色四季花果十餘種,有蓮蓬、桃、枇杷、竹荀、豆角花、栗、銀杏、蘿蔔、薑、芋、佛手、橘子等。其中署款南田、壽道人各一開,題字鈐印一開,餘五開鈐印,此為當時畫家題寫冊頁慣例。
此冊清末由字號“雪笙"、“叶莘"者所得,生平無考。此君曾遍邀朱益藩、劉樹屏、黃紹第等八位清末舉人、進士和翰林題寫書法對冊,出手不凡,想必為當時縉紳之士。1930年,畫冊由西泠印社以《惲南田花果冊》 珂羅版印行,將冊頁原件與珂羅版畫冊細緻比對,紙圖比例與痕跡相同。1935年,又為日人河井荃廬編輯出版的《南畫大成》收入,此後一化三千,自1980年開始,屢見出版於日本東京《墨場必携-書畫題跋大成》、韓國漢城《中國繪畫大觀》(1981)、中國上海《歷代名畫大觀》(1997)、中國揚州《南畫大成》(2004版)諸書。
惲南田承門庭餘緒,以布衣之身,內修人文,外師造化,遂開清初畫壇一代風氣,擠身清初六家,視以此冊寫生設色清麗雅逸,筆下似得花果之靈,格調高逸,當為知音識之珍之。
此花果冊八開,每開以沒骨法寫生一至三種,合共寫諸色四季花果十餘種,有蓮蓬、桃、枇杷、竹荀、豆角花、栗、銀杏、蘿蔔、薑、芋、佛手、橘子等。其中署款南田、壽道人各一開,題字鈐印一開,餘五開鈐印,此為當時畫家題寫冊頁慣例。
此冊清末由字號“雪笙"、“叶莘"者所得,生平無考。此君曾遍邀朱益藩、劉樹屏、黃紹第等八位清末舉人、進士和翰林題寫書法對冊,出手不凡,想必為當時縉紳之士。1930年,畫冊由西泠印社以《惲南田花果冊》 珂羅版印行,將冊頁原件與珂羅版畫冊細緻比對,紙圖比例與痕跡相同。1935年,又為日人河井荃廬編輯出版的《南畫大成》收入,此後一化三千,自1980年開始,屢見出版於日本東京《墨場必携-書畫題跋大成》、韓國漢城《中國繪畫大觀》(1981)、中國上海《歷代名畫大觀》(1997)、中國揚州《南畫大成》(2004版)諸書。
惲南田承門庭餘緒,以布衣之身,內修人文,外師造化,遂開清初畫壇一代風氣,擠身清初六家,視以此冊寫生設色清麗雅逸,筆下似得花果之靈,格調高逸,當為知音識之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