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SMALL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QILIN AND LIONS’ VASE
A VERY RARE SMALL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QILIN AND LIONS’ VASE
A VERY RARE SMALL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QILIN AND LIONS’ VASE
1 更多
A VERY RARE SMALL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QILIN AND LIONS’ VASE
4 更多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拍賣收益將用於藏品購藏及維護前言成立於1896年,駐展於一義式風格官邸的史喬沃藝術館,由史喬沃先生(1832-1923)及其夫人史貝桃女士(1845-1928)所創辦,以其獨到的眼光呈現出兼容并蓄的多元收藏。史喬沃先生於少壯時就事業有成,其所創辦的馬車具公司在紐約以裝潢精美的馬車聞名,他的審美眼光加上生意手腕,使他得以35歲便功成退休,專心致力在他真正的嗜好:藝術收藏上。1871年他遷居到夫人史貝桃女士的家鄉,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麻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1891年,在數十年的熱心購藏後,史氏伉儷慷慨地將藏品捐獻給該市的私立圖書館協會(斯普菲博物館法團的前身),並親自督工館樓的興建,成為該博物館第一位館長及策展人。落成伊始,有藏品5000多件,且陸續擴增,其中包含了當代美國及義大利的名畫及家俱,歐洲蕾絲織品及中東的地毯。然而,最吸引觀衆及評鑒家目光的卻是來自中國及日本的奇珍異寶。1905年出版的《Springfield Present and Prospective》 (斯普林菲爾德之現今與展望)就極力贊譽史喬沃博物館為該市的文化瑰寶,並稱「該館珍藏最受矚目稱道的便是其日本及中國來的瓷器,琺瑯,銅器,玉器,漆器及牙雕。」據傳,史氏最早的一件收藏便是1850年代從紐約某古董商手中買下的一件十八世紀琺瑯瓶。「他對此瓶一見鍾情,稍作檢視便出手買下。」19世紀晚期,許多展覽將中國及日本的藝術品帶到西方,使當地參觀者陶醉其中。在倫敦(1862), 巴黎(1869)及芝加哥(1893)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引發了上流社會人士對這些異域新奇器物的興趣,爭相追捧,蔚為風尚。史氏雖然從未曾去過東亞,卻與東亞文物及文化結了一生的不解之緣。他從紐約知名的古董商手上大量購買,也在1882年與1887年壯遊歐洲期間,於倫敦及義大利等地搜羅。1899年斯普林菲爾德刊物《Republican》(共和者)提及:「史先生去紐約前總是信誓旦旦,揚言絕不再被誘購買,但是當他看到一件珍奇精品出現,良機一失不再時,還是無法抗拒。」1896到1906年之間,史氏自曝其購買亞洲藝術藏品的數量及花費都增加了一倍。直到1904年,《The Craftsman》(匠人)藝術刊物說他的琺瑯器收藏等級已經超越大都會及波士頓等博物館。史喬沃自稱在他漫長的收藏生涯中,最首要的標準便是美感,「這個收藏的主調,從最初的設定到現在,便是美感—美感與沉穩、形態的美感、色調的美感,以及與之而來的思慮的美感。」他還曾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鈔票何其多,而藝術品只此一件。」位於市中心的斯普菲博物館群是麻薩諸塞州西部最大的文化景點。其由五個博物館組成—達穆爾藝術博物館,史喬沃藝術博物館,斯普菲科學博物館,伍德歷史博物館及剛開幕的索斯醫生博物館, 每年吸引超過五十萬人次參觀,整年都有許多創新的藝術,歷史或科學節目活動。創建於1857年,斯普菲博物館的主要使命在於啓迪廣大的群衆,借由館藏,展覽及各類節目來增進對藝術,歷史及科學上的知識。館藏在經過審慎的評估及調整後,此次拍賣的收益將會用於對館藏的保護,及購藏女性,有色人種及代表性不足的藝術家的作品,從而實現博物館促進平等性,多元性及開放性的承諾。
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琅麒麟八獅戲繡球紋蟠龍耳盤口小瓶 「乾隆年製」方框鑄款

QIANLONG CAST FOUR-CHARACTER MARK WITHIN A SQUARE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琅麒麟八獅戲繡球紋蟠龍耳盤口小瓶 「乾隆年製」方框鑄款
4 ½ in. (11.2 cm.) high
來源
史喬沃先生(1832-1923),斯普林菲爾德,麻薩諸塞州,入藏於1910以前

拍品專文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較大的明中期掐絲琺琅藏草瓶(高20公分),其器形及紋飾與此十分相近,應為此瓶之原型,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琅器》,香港,2002年,頁37,圖版35號(圖一)。另比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器形相同的雍正御用畫琺琅蟠龍瓶(高21.3公分),其蟠龍耳的風格及雙輪口上的陰刻紋飾與此相若,見《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台北,1999年,圖版98號(圖二)。此瓶結合了上述二例之特點,並將器形縮小,使之更顯精巧可愛。

款識相同的乾隆掐絲琺琅器在工藝上皆十分精細,且尺寸皆偏小。近似例可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較大的開光獅戲繡球紋雙耳瓶(高17.4公分),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琅器》,香港,2011年,頁223,圖版177號;及尺寸相同的一件饕餮紋小瓶,2018年5月15日於倫敦佳士得拍賣,拍品3號。


更多來自 韶華璀璨 –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