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較大的明中期掐絲琺琅藏草瓶(高20公分),其器形及紋飾與此十分相近,應為此瓶之原型,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琅器》,香港,2002年,頁37,圖版35號(圖一)。另比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器形相同的雍正御用畫琺琅蟠龍瓶(高21.3公分),其蟠龍耳的風格及雙輪口上的陰刻紋飾與此相若,見《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台北,1999年,圖版98號(圖二)。此瓶結合了上述二例之特點,並將器形縮小,使之更顯精巧可愛。
款識相同的乾隆掐絲琺琅器在工藝上皆十分精細,且尺寸皆偏小。近似例可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較大的開光獅戲繡球紋雙耳瓶(高17.4公分),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琅器》,香港,2011年,頁223,圖版177號;及尺寸相同的一件饕餮紋小瓶,2018年5月15日於倫敦佳士得拍賣,拍品3號。
款識相同的乾隆掐絲琺琅器在工藝上皆十分精細,且尺寸皆偏小。近似例可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較大的開光獅戲繡球紋雙耳瓶(高17.4公分),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琅器》,香港,2011年,頁223,圖版177號;及尺寸相同的一件饕餮紋小瓶,2018年5月15日於倫敦佳士得拍賣,拍品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