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NE AND VERY RARE YANGCAI 'POPPY' CUP
A FINE AND VERY RARE YANGCAI 'POPPY' CUP
A FINE AND VERY RARE YANGCAI 'POPPY' CUP
A FINE AND VERY RARE YANGCAI 'POPPY' CUP
3 更多
THE PROPERTY OF A LADY
清雍正 洋彩虞美人紋茶鍾 單圈六字楷書款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IN UNDERGLAZE BLUE WITHIN A DOUBLE CIRCLE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細節
清雍正 洋彩虞美人紋茶鍾 單圈六字楷書款
3 9/16 in. (9.1 cm.) diam., box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90年6月12日,拍品322號
張宗憲先生舊藏
《玉剪霓裳- 張宗憲御製瓷器珍藏》,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拍品808號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拍品1526號
展覽
《An Exhibition of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Chang Collection》,倫敦佳士得,1993年6月2-14日,圖錄圖版89號

榮譽呈獻

Priscilla Kong
Priscilla Kong

拍品專文

「虞美人」為罌粟花屬,在中國名稱眾多,「錦被花」乃沿用已久的名稱之一,借指身穿錦衣,再引申為錦袍加身的高官。罌粟若襯以牡丹,則含「錦衣玉食」之意。虞美人這一題材,亦盛行於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的絹本和紙本畫。北京故宮藏惲壽平(1633-1690 年)繪於1685 年的《花卉圖冊》十開之一便是紅色虞美人,圖見E. S. Rawski 及J. Rawson 合編的《盛世華章》展覽圖錄,倫敦,2005年,頁330, 編號251。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惲壽平(1633-1690 年)作花卉圖冊中有「罌粟」一冊,見典藏編號:故-畫-003200-0002(圖一),畫家以紫紅顏料做漸層渲染,再以較深的色調描繪葉脈,表現出花瓣隨風搖曳、輕盈婀娜的姿態,而此盃對花瓣的描畫與之相類,或曾受其影響。

虞美人既是中國藝術家喜聞樂見的題材,亦深受供職清廷的歐洲耶穌會傳教士青睞。最著名的例子莫如郎世寧(1688–1766 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仙萼長春》圖冊第五開(圖二)描繪的便是紅色虞美人、紫蝴蝶蘭與湖石,圖見《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頁324 編號II-118。郎世寧在這幅作品中,俱細意描摹寫花莖之曲折與花萼之偃垂,以深淺兩種色調突顯花瓣的正反面,同樣的手法亦見於此盃之上。

近乎相同的雍正粉彩虞美人紋盃可參考香港佳士得曾經拍賣一對,見1998年11月3日,拍品961號,以及大衛德基金會中一件,見《Ch'ing Enamelled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倫敦,1958年,圖版X,編號878。大衛德基金會尚有一件斜壁,花瓣形狀及設色不同,底書雙圈款的近似例,見前揭書,頁III,編號821。

另比較桑頓醫生舊藏的一對雍正粉彩過枝虞美人花卉紋盌,見香港佳士得,2017年11月29日,拍品2806號。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