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Children Playing under Willow
細節
元∕明 佚名 柳陰嬰戲圖 設色絹本 立軸
162.5 x 77cm. (64 x 30 ¼ in.)
款識:花押
藏印:天水郡收藏書畫印記、莊
莊嚴(1899-1980)題詩堂:
元人柳陰嬰戲圖。
壬子(1972)年冬日。莊嚴。
鈐印:莊、嚴
162.5 x 77cm. (64 x 30 ¼ in.)
款識:花押
藏印:天水郡收藏書畫印記、莊
莊嚴(1899-1980)題詩堂:
元人柳陰嬰戲圖。
壬子(1972)年冬日。莊嚴。
鈐印:莊、嚴
更多詳情
註:
繪畫貴族人物,唐朝的周昉是箇中代表,善畫濃麗豐肥的仕女。至宋初周文矩,以宮中行樂為主題,主角多為仕女,配以孩童侍從等,可說是母子圖的本源。北宋蘇漢臣描寫母子圖、嬰戲圖尤為傳神;入元以後,因需求者眾,酬金豐厚,除了工藝家和畫家,士人也加入為貴胄寫像傳神,而當中大多不落款,延至明朝,很多嬰戲圖畫家均為佚名。
此畫精彩之處,除了生動描繪母親關愛的面容,兩童撒嬌、另兩童專注玩具的不同神態,背景柳樹桃花疏影春意,屏風坐椅集合了木刻、繪畫、鑲嵌等多種藝術裝飾手法,凹凸起伏,服飾衣紋皺褶明顯,頭飾鞋履紋理靈動,畫法精工細膩,餘韻不盡。右下角前景一叢牡丹,映襯出嬰戲圖中人物的貴冑色彩。
繪畫貴族人物,唐朝的周昉是箇中代表,善畫濃麗豐肥的仕女。至宋初周文矩,以宮中行樂為主題,主角多為仕女,配以孩童侍從等,可說是母子圖的本源。北宋蘇漢臣描寫母子圖、嬰戲圖尤為傳神;入元以後,因需求者眾,酬金豐厚,除了工藝家和畫家,士人也加入為貴胄寫像傳神,而當中大多不落款,延至明朝,很多嬰戲圖畫家均為佚名。
此畫精彩之處,除了生動描繪母親關愛的面容,兩童撒嬌、另兩童專注玩具的不同神態,背景柳樹桃花疏影春意,屏風坐椅集合了木刻、繪畫、鑲嵌等多種藝術裝飾手法,凹凸起伏,服飾衣紋皺褶明顯,頭飾鞋履紋理靈動,畫法精工細膩,餘韻不盡。右下角前景一叢牡丹,映襯出嬰戲圖中人物的貴冑色彩。
榮譽呈獻

Jessie Or (柯少君)
Vice Pres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