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The Imperial Birthday Celebration
細節
清 無款 《萬壽盛典》節錄 設色絹本 手卷
30 x 569.5 cm. (11 ¾ x 224 ¼ in.)
30 x 569.5 cm. (11 ¾ x 224 ¼ in.)
更多詳情
承歡膝下:嘉慶帝御旨繪製《萬壽盛典圖》初稿
清康熙52年(1713)3月18日,康熙六十壽辰,京師內外張燈燕樂,構建錦坊彩亭,層樓臺榭,夾道雜陳百戲,與民同樂。4月1日,宋駿業上奏“恭請繪圖以昭盛事",6月,宋氏卒,由王原祁率冷枚等人繼掌其事。54年(1715)王原祁卒,由堂弟王奕清主持完成。畫卷從輦駕出神武門,至暢春園止,由畫稿上呈至領絹繪製成圖,前後三易主事,歷經數年完工。絹本完成後,康熙56年(1717)又據以刊成木刻本《萬壽盛典初集》,至乾隆時編輯《四庫全書》又曾刊行新本。
清嘉慶2年(1797)10月21日,乾清宮大火,疑此畫卷及他物俱在火災中焚毀。嘉慶帝為求將功補過,慰解太上皇乾隆的憂愁,於同年11月28日上諭:“將由武英殿撤來聖祖《萬壽圖》書二本太上皇帝《八旬萬壽盛典》書二本隨玉彆紙樣二件發往蘇州,交織造舒璽按照書上繪畫圖樣選派好手工筆畫匠",按圖繪製著色手卷。嘉慶4年(1799)5月25日,蘇州送到聖祖《萬壽盛典圖》、高宗《八旬萬壽盛典圖》手卷各二卷等。
本畫卷內容開始乃江南十三府為清聖祖祝壽,包括龍棚、戲臺、牌坊等,依次還有松江府龍棚、八旗各省候補候選官員恭祝萬壽、蘇州耆老恭祝萬壽、戲臺等,康熙輦駕御林軍即在卷中,尤見對江南士族之重視。又次為直隸萬壽寶閣、天子萬年結字大彩棚、直隸鰲山戲臺,最後是西直門附近景象。檢視《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411冊《萬壽聖典初集》卷42第45-59頁(圖一),舉凡房屋臺榭、樹木山石、輦駕旗幟、人物鞍馬等,形態神韻與畫卷內容相同。知此卷當即是嘉慶2年(1797)着蘇州畫人繪製時之畫稿,亦即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康熙萬壽圖》之初稿本。
清康熙52年(1713)3月18日,康熙六十壽辰,京師內外張燈燕樂,構建錦坊彩亭,層樓臺榭,夾道雜陳百戲,與民同樂。4月1日,宋駿業上奏“恭請繪圖以昭盛事",6月,宋氏卒,由王原祁率冷枚等人繼掌其事。54年(1715)王原祁卒,由堂弟王奕清主持完成。畫卷從輦駕出神武門,至暢春園止,由畫稿上呈至領絹繪製成圖,前後三易主事,歷經數年完工。絹本完成後,康熙56年(1717)又據以刊成木刻本《萬壽盛典初集》,至乾隆時編輯《四庫全書》又曾刊行新本。
清嘉慶2年(1797)10月21日,乾清宮大火,疑此畫卷及他物俱在火災中焚毀。嘉慶帝為求將功補過,慰解太上皇乾隆的憂愁,於同年11月28日上諭:“將由武英殿撤來聖祖《萬壽圖》書二本太上皇帝《八旬萬壽盛典》書二本隨玉彆紙樣二件發往蘇州,交織造舒璽按照書上繪畫圖樣選派好手工筆畫匠",按圖繪製著色手卷。嘉慶4年(1799)5月25日,蘇州送到聖祖《萬壽盛典圖》、高宗《八旬萬壽盛典圖》手卷各二卷等。
本畫卷內容開始乃江南十三府為清聖祖祝壽,包括龍棚、戲臺、牌坊等,依次還有松江府龍棚、八旗各省候補候選官員恭祝萬壽、蘇州耆老恭祝萬壽、戲臺等,康熙輦駕御林軍即在卷中,尤見對江南士族之重視。又次為直隸萬壽寶閣、天子萬年結字大彩棚、直隸鰲山戲臺,最後是西直門附近景象。檢視《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411冊《萬壽聖典初集》卷42第45-59頁(圖一),舉凡房屋臺榭、樹木山石、輦駕旗幟、人物鞍馬等,形態神韻與畫卷內容相同。知此卷當即是嘉慶2年(1797)着蘇州畫人繪製時之畫稿,亦即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康熙萬壽圖》之初稿本。
榮譽呈獻

Jessie Or (柯少君)
Vice Pres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