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如果說,趙無極在「颶風時期」之前的作品是中西合璧的藝術表達,那麽自 上世紀80年代起,他進一步推動了這種風格,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正 是在這一時期,趙無極在藝術中的自我揭示達到了空前的深度——他在歐洲 知名博物館舉辦了多個油畫個展。從《17.12.82》這幅作品中,觀者可以直 觀感受到藝術家的自信及其所受的多種藝術風格的影響。
「我想畫的是那些不可見的事物:生命的氣息、風、生命的多種形態,以及 色彩的起源與融合。」 ——趙無極
在眾多色彩鮮明的作品中,彩點及塗抹的色塊都讓人聯想到西方藝術對色彩 的解讀。《17.12.82》這幅作品所呈現的視覺效果,在畫家80年代的作品前 從未有過。右上角的一束光源,這種西方的表現手法,使得觀眾聚焦於畫面 的中央——由神秘力量激起的陣陣漣漪。趙無極作品中的色彩極富感召力, 讓觀者心裏湧起一股澎湃的能量及強烈的情緒。人們也許會想到暴風雨時波 濤洶湧的海面,海浪不斷撞擊著礁石,直至最後爆發成多種色彩:紫羅蘭、 藍色、赭色及黑色。畫作喚起了人們對於無邊無際的大自然的感受——那原 始的、無窮的力量及其宏偉且瑰麗的意象,也讓人想起了威廉·透納(J. M. W. Turner)夢幻世界般的風景畫。趙無極嫻熟的油畫技法,使觀眾沈浸於他所創 造的世界裏,體會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
趙無極上世紀80年代的創作風格,彰顯出他是現代藝術史上一位劃時代的先 驅者。與張大千「潑墨潑彩」技法頗為相似,《17.12.82》中藍色色調的變 化,呼應了中國傳統彩墨畫的理念以及中國風景畫的內在精髓。色彩成為了 作品的核心,而用畫作的其他標誌性元素則沒有那麽強烈的辨識度。在彩墨 畫中,顏料與宣紙表面接觸的一瞬間會演變出新的顏色。《17.12.82》這幅 畫作的特別之處不在於新的色彩,而是其混合而成的自然漸變。為了實現這 一效果,趙無極稀釋了顏料並進行仔細塗抹,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彩墨畫。
畫家在創作晚期已功成名就,此時無需再尋找方式證明自身或是去取悅任何 人。從《無題》中可以看出畫家此刻作畫純粹為了消遣,畫中生動鮮明的色 彩可反映他腦海中的另一種狀態。儘管《無題》與《12.01.62》在橫向構圖 上有些許相似,畫作的整體結構卻有較大的差異。
傳統意義上講,紅色象征著吉祥、激情與富裕,也是慶祝中國文化最重要的 節日——春節,所用的顏色,因為人們相信紅色會帶來好運氣。在《無題》 中,趙無極讓紅色成為了作品力量的來源,隱去了先前畫作中出現過的所有 元素——嚴謹的線條、筆畫與光源。當不再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畫家本人 便可從先前藝術創作的種種限制與個人期望中掙脫出來。
《無題》中紅色與藍色的張力形成了畫作主體——在一片鮮紅塗料之中,劃 過了兩道色彩鮮明的藍。色彩變幻卻又相映成趣,讓人想起了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的《1號皇家紅和藍》No.1 (Royal Red and Blue)。從世俗瑣 事中脫身後,趙無極憑借其對於藝術及生命的能量及激情,繼續投身於藝術 創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想畫的是那些不可見的事物:生命的氣息、風、生命的多種形態,以及 色彩的起源與融合。」 ——趙無極
在眾多色彩鮮明的作品中,彩點及塗抹的色塊都讓人聯想到西方藝術對色彩 的解讀。《17.12.82》這幅作品所呈現的視覺效果,在畫家80年代的作品前 從未有過。右上角的一束光源,這種西方的表現手法,使得觀眾聚焦於畫面 的中央——由神秘力量激起的陣陣漣漪。趙無極作品中的色彩極富感召力, 讓觀者心裏湧起一股澎湃的能量及強烈的情緒。人們也許會想到暴風雨時波 濤洶湧的海面,海浪不斷撞擊著礁石,直至最後爆發成多種色彩:紫羅蘭、 藍色、赭色及黑色。畫作喚起了人們對於無邊無際的大自然的感受——那原 始的、無窮的力量及其宏偉且瑰麗的意象,也讓人想起了威廉·透納(J. M. W. Turner)夢幻世界般的風景畫。趙無極嫻熟的油畫技法,使觀眾沈浸於他所創 造的世界裏,體會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
趙無極上世紀80年代的創作風格,彰顯出他是現代藝術史上一位劃時代的先 驅者。與張大千「潑墨潑彩」技法頗為相似,《17.12.82》中藍色色調的變 化,呼應了中國傳統彩墨畫的理念以及中國風景畫的內在精髓。色彩成為了 作品的核心,而用畫作的其他標誌性元素則沒有那麽強烈的辨識度。在彩墨 畫中,顏料與宣紙表面接觸的一瞬間會演變出新的顏色。《17.12.82》這幅 畫作的特別之處不在於新的色彩,而是其混合而成的自然漸變。為了實現這 一效果,趙無極稀釋了顏料並進行仔細塗抹,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彩墨畫。
畫家在創作晚期已功成名就,此時無需再尋找方式證明自身或是去取悅任何 人。從《無題》中可以看出畫家此刻作畫純粹為了消遣,畫中生動鮮明的色 彩可反映他腦海中的另一種狀態。儘管《無題》與《12.01.62》在橫向構圖 上有些許相似,畫作的整體結構卻有較大的差異。
傳統意義上講,紅色象征著吉祥、激情與富裕,也是慶祝中國文化最重要的 節日——春節,所用的顏色,因為人們相信紅色會帶來好運氣。在《無題》 中,趙無極讓紅色成為了作品力量的來源,隱去了先前畫作中出現過的所有 元素——嚴謹的線條、筆畫與光源。當不再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畫家本人 便可從先前藝術創作的種種限制與個人期望中掙脫出來。
《無題》中紅色與藍色的張力形成了畫作主體——在一片鮮紅塗料之中,劃 過了兩道色彩鮮明的藍。色彩變幻卻又相映成趣,讓人想起了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的《1號皇家紅和藍》No.1 (Royal Red and Blue)。從世俗瑣 事中脫身後,趙無極憑借其對於藝術及生命的能量及激情,繼續投身於藝術 創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