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作為寶璣 21 世紀複雜腕錶的典範,3755 型鏤空萬年曆陀飛輪帶逆返日曆腕錶將卓越美學與經典複雜功能完美結合,捕捉了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原創理念的精髓,對寶璣的製錶工藝致意祟高敬意。本拍品的整體狀況極佳,並附有全套配件。
完全以人手雕刻的手動上弦機芯配備一個可自行調校日期和閏年的萬年曆以及一分鐘陀飛輪;陀飛輪乃寶璣於 1801 年發明並獲得專利的嶄新調準裝置。鍍銀的金錶盤上分別有顯示時間、日期和小秒針的鏤空錶盤。本錶的另一特點為錶盤頂部的逆返日曆顯示;當指針到達 30 或 31 時,便會根據月份的相應天數立即飛返回 1的位置,設計相當巧妙。寶璣的經典39 毫米鉑金錶殼帶有拋光錶圈、垂直錶耳和條狀錶側,透視錶殼盤和底蓋充分展現出機芯的美態和當中蘊含的精湛技藝。
陀飛輪
1801 年6月 26 日,鐘錶界傳奇人物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 (1747-1823)以其精妙的陀飛輪發明獲得專利。陀飛輪能夠調節鐘錶因處於不同位置而造成的調時誤差,例如將搭載傳統機芯的腕錶水平放置在桌子上時可保持精確走時,但當垂直放置在口袋中,擒縱機構的頻率或速率會受重力影響,從而影響其準確性。寶璣通過將擒縱機構置於流動框架以抵消重力的影響;隨着陀飛輪框架旋轉(通常每分鐘一整圈),擒縱機構的位置不斷變化,由重力引起的速率波動亦因此被平均化。只要正確調校陀飛輪腕錶,不論腕錶以任何一種位置擺放,也不會受重力影響。1801年6月26日,或依照當時法國共和曆的IX年7 Messidor,寶璣以名為陀飛輪的一款嶄新調準裝置獲法國內政部頒授專利。
完全以人手雕刻的手動上弦機芯配備一個可自行調校日期和閏年的萬年曆以及一分鐘陀飛輪;陀飛輪乃寶璣於 1801 年發明並獲得專利的嶄新調準裝置。鍍銀的金錶盤上分別有顯示時間、日期和小秒針的鏤空錶盤。本錶的另一特點為錶盤頂部的逆返日曆顯示;當指針到達 30 或 31 時,便會根據月份的相應天數立即飛返回 1的位置,設計相當巧妙。寶璣的經典39 毫米鉑金錶殼帶有拋光錶圈、垂直錶耳和條狀錶側,透視錶殼盤和底蓋充分展現出機芯的美態和當中蘊含的精湛技藝。
陀飛輪
1801 年6月 26 日,鐘錶界傳奇人物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 (1747-1823)以其精妙的陀飛輪發明獲得專利。陀飛輪能夠調節鐘錶因處於不同位置而造成的調時誤差,例如將搭載傳統機芯的腕錶水平放置在桌子上時可保持精確走時,但當垂直放置在口袋中,擒縱機構的頻率或速率會受重力影響,從而影響其準確性。寶璣通過將擒縱機構置於流動框架以抵消重力的影響;隨着陀飛輪框架旋轉(通常每分鐘一整圈),擒縱機構的位置不斷變化,由重力引起的速率波動亦因此被平均化。只要正確調校陀飛輪腕錶,不論腕錶以任何一種位置擺放,也不會受重力影響。1801年6月26日,或依照當時法國共和曆的IX年7 Messidor,寶璣以名為陀飛輪的一款嶄新調準裝置獲法國內政部頒授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