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jpg?w=1)
.jpg?w=1)
雍正二年時憲曆
細節
清 內府
雍正二年時憲曆
朱墨精寫本 一函一冊共四百二十八開 一七二四年作
每頁19 x 8.5 cm. (7 1⁄2 x 3 3⁄8 in.)
雍正二年時憲曆
朱墨精寫本 一函一冊共四百二十八開 一七二四年作
每頁19 x 8.5 cm. (7 1⁄2 x 3 3⁄8 in.)
更多詳情
帝后珍寶:清宮舊藏書畫一覽
清朝立國後,一應人文官制悉遵從朱明,即科舉取士亦如是。以少御多,滿族入關後 的漢化,是適應新環境下作出不可避免的調整。自康熙以來,諸皇子必須熟習滿、漢文字,以利皇權之統治。
春拍所見清宮舊藏書畫典籍,按時間順序,首先是雍正二年(1724)時憲曆,此冊欽天監朱墨精寫本為上呈雍正御覽,是帝王旦暮 枕藉隨行必閱之書。第二件是乾隆《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的《洗馬圖》,引首乃乾隆青宮時期所題五言詩,御極後選入《石渠寶 笈》,鈐“乾隆御覽之寶”諸璽,一應裝池玉別子包錦,俱是清宮舊裱。第三件乃慈禧皇太后光緒己丑年(1889)御筆繪製葡萄,枝葉葡萄秀潤,顏色純正,又兼有四位時臣敬題,相得益彰。
帝宮舊藏,歷來不易得見,向為藏家視若珍寶,識者重之。
清朝立國後,一應人文官制悉遵從朱明,即科舉取士亦如是。以少御多,滿族入關後 的漢化,是適應新環境下作出不可避免的調整。自康熙以來,諸皇子必須熟習滿、漢文字,以利皇權之統治。
春拍所見清宮舊藏書畫典籍,按時間順序,首先是雍正二年(1724)時憲曆,此冊欽天監朱墨精寫本為上呈雍正御覽,是帝王旦暮 枕藉隨行必閱之書。第二件是乾隆《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的《洗馬圖》,引首乃乾隆青宮時期所題五言詩,御極後選入《石渠寶 笈》,鈐“乾隆御覽之寶”諸璽,一應裝池玉別子包錦,俱是清宮舊裱。第三件乃慈禧皇太后光緒己丑年(1889)御筆繪製葡萄,枝葉葡萄秀潤,顏色純正,又兼有四位時臣敬題,相得益彰。
帝宮舊藏,歷來不易得見,向為藏家視若珍寶,識者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