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蘇玉雲1942年作《淑女肖像》 — 確然秉志
蘇玉雲繪此幅油畫時,年僅三十六歲,已蜚聲越南畫壇,建樹頗豐:畢業于越南河內美術學院,榮膺諸多嘉獎,於1935年至1938年任金邊美術大學院長,後執教于越南河內美術學院。1942年,蘇玉雲與朋儕黎文第、陳文謹、梁春爾、阮康、GEORGES KHANH一同創立FARTA(安南藝術之家),辟一隅自治樂土,供藝術家展示作品,交流論道。雖然蘇玉雲並非七位創始人之一(阮嘉治為創始人之一),但他積極參與了支援該組織的核心期刊《道德》與《今日》的編纂發行,宣導並推動了越南社會、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在其汰棄儒學的運動中宣揚“思考十誡”,並在第六條中暗示“應承認女性在社會中的作用”。類似的對西方概念的借鑒激發了越南民族的復興,與之後的民族獨立。
這幅布面油畫作品正是蘇玉雲對越南女性的禮贊與致敬:畫中女子著摩登襖黛、挽東奇尼髮型、妝容古典雅致、幾筆勾勒而就的靈動雙手,在彼時(1942年),已堪為視覺造型經典。女子斜肩倚坐的姿勢,挑戰著儒學秉持的謙恭、溫順;眼中靜靜流露出的從容與自信更是一次對儒家禮教前所未有的顛覆。背景以大片深綠色葉片鋪展,點綴粉色、黃色與白色的花瓣,生動再現了美麗的河內所散發的盎然生機。
五年後,蘇玉雲胸懷一腔報國熱血,離開河內投身越北聯區遊擊隊。其間,他在救國獨立的戰鬥中得到多方錘煉。但愛國熱忱並未抹殺他的藝術直覺:在發表於1947年7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蘇玉雲反對將藝術與宣傳混為一談,並(再次)斷言前者具有永恆的價值,而後者只是短暫利益的興趣。1949年,在另一篇文章《我們是否應該學習?》中,他置疑大眾並不具備指摘藝術家的能力,因為他們並未有評論所需的資歷與學術背景……隨後阮廷詩(1924-2003)在越北聯區的一場大辯論(1949年9月25至28日)中對其觀點進行了駁斥。 之後,1953年,蘇玉雲被遣送至富壽省附近的寧丹村接受再教育。
蘇玉雲一生創作的油畫屈指可數(除大量畫稿外),且這件作品可堪典範佳構。最初由越南河內法中銀行的律師萊昂·利普舒茲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後於1946年被帶回法國。作品保留了1940年代製作的原始畫框。例如下次拍賣中,將會呈現的一幅肖像作品,便帶有其恩師約瑟夫·甘伯蒂提筆下的歐亞少年的風格。 蘇玉雲無疑是一位非凡的藝術家,對各種技法均遊刃有餘,如著名收藏家Tuan Pham所藏的其創作於1932年的精美絹本作品《幻滅》。蘇玉雲又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確然秉志,挺身對抗極端的暴力思想。
讓.弗朗索瓦.休伯特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
蘇玉雲繪此幅油畫時,年僅三十六歲,已蜚聲越南畫壇,建樹頗豐:畢業于越南河內美術學院,榮膺諸多嘉獎,於1935年至1938年任金邊美術大學院長,後執教于越南河內美術學院。1942年,蘇玉雲與朋儕黎文第、陳文謹、梁春爾、阮康、GEORGES KHANH一同創立FARTA(安南藝術之家),辟一隅自治樂土,供藝術家展示作品,交流論道。雖然蘇玉雲並非七位創始人之一(阮嘉治為創始人之一),但他積極參與了支援該組織的核心期刊《道德》與《今日》的編纂發行,宣導並推動了越南社會、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在其汰棄儒學的運動中宣揚“思考十誡”,並在第六條中暗示“應承認女性在社會中的作用”。類似的對西方概念的借鑒激發了越南民族的復興,與之後的民族獨立。
這幅布面油畫作品正是蘇玉雲對越南女性的禮贊與致敬:畫中女子著摩登襖黛、挽東奇尼髮型、妝容古典雅致、幾筆勾勒而就的靈動雙手,在彼時(1942年),已堪為視覺造型經典。女子斜肩倚坐的姿勢,挑戰著儒學秉持的謙恭、溫順;眼中靜靜流露出的從容與自信更是一次對儒家禮教前所未有的顛覆。背景以大片深綠色葉片鋪展,點綴粉色、黃色與白色的花瓣,生動再現了美麗的河內所散發的盎然生機。
五年後,蘇玉雲胸懷一腔報國熱血,離開河內投身越北聯區遊擊隊。其間,他在救國獨立的戰鬥中得到多方錘煉。但愛國熱忱並未抹殺他的藝術直覺:在發表於1947年7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蘇玉雲反對將藝術與宣傳混為一談,並(再次)斷言前者具有永恆的價值,而後者只是短暫利益的興趣。1949年,在另一篇文章《我們是否應該學習?》中,他置疑大眾並不具備指摘藝術家的能力,因為他們並未有評論所需的資歷與學術背景……隨後阮廷詩(1924-2003)在越北聯區的一場大辯論(1949年9月25至28日)中對其觀點進行了駁斥。 之後,1953年,蘇玉雲被遣送至富壽省附近的寧丹村接受再教育。
蘇玉雲一生創作的油畫屈指可數(除大量畫稿外),且這件作品可堪典範佳構。最初由越南河內法中銀行的律師萊昂·利普舒茲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後於1946年被帶回法國。作品保留了1940年代製作的原始畫框。例如下次拍賣中,將會呈現的一幅肖像作品,便帶有其恩師約瑟夫·甘伯蒂提筆下的歐亞少年的風格。 蘇玉雲無疑是一位非凡的藝術家,對各種技法均遊刃有餘,如著名收藏家Tuan Pham所藏的其創作於1932年的精美絹本作品《幻滅》。蘇玉雲又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確然秉志,挺身對抗極端的暴力思想。
讓.弗朗索瓦.休伯特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