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李華弌
層巒曉霧
設色紙本 鏡框 二〇〇八年作
188.5 x 97 cm. (74 ¼ x 38 ¼ in.)
題識:戊子年(2008)春日,李華弌筆。
鈐印:華弌、一華開五葉
出版
翁菱、沈揆一,《心印:李華弌藝術展》及《象外:李華弌新作展》展覽圖錄,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出版社,香港,2011年,第149頁。
《幻象:中國當代水墨大展I》,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3年,第41頁。
馮戈,《李華弌:心寬山水遠》,米蘭:Rizzoli國際出版社、香港:季豐美術出版社,2018年,第111頁。
肖恩‧艾希曼,《當代山水:李華弌》,檀香山藝術博物館,夏威夷,2019年,第53頁。
展覽
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象外:李華弌新作展”,2011年4月23日至6月1日。
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幻象:中國當代水墨大展I”,2013年6月22日至7月22日。
夏威夷,檀香山藝術博物館,“當代山水:李華弌”,2019年8月24日至2020年1月5日。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專文

李華弌在創作中深受北宋山水啟發,擅長取其恢宏壯麗,他獨有的表現手法又富有絕妙現代感。2000年前後,隨著國際藝壇對中國當代水墨創作的關注逐漸升溫,紐約懷古堂、古根漢博物館等藝術機構均籌劃了一系列以當代水墨為主題的展覽,李華弌的作品亦自然備受矚目。《層巒曉霧》在汲取不同文化影響的同時,體現了藝術家對創作恆久山水景致的追求:構圖從遠處廣角入鏡,觀者仿佛站立在另一高峰上遠眺,置身煙雲之中,意境空靈而扣人心弦。雲霧與山體交錯之間,光暗斑駁的反差構成了陰陽兩極,高低起伏的曲線山脈喚起了生機。在薄霧籠罩的群山之中,輕與重、光與影的對比顯得千變萬化而神秘莫測。畫面中央的翠綠樹木生長在懸崖,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通過潑墨的手法,李華弌在創作山體時由墨汁在畫面上自由流淌,然後傾斜並拉伸紙張直至山脈成形,又與傑克遜,波洛克的抽象滴畫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達造化中氣韻流動之外,更注入了無限生機。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