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NE MAGNIFICENT AND EXCEPTIONAL BLUE AND WHITE ‘PEONY SCROLL’ MEIPING AND COVER
A FINE MAGNIFICENT AND EXCEPTIONAL BLUE AND WHITE ‘PEONY SCROLL’ MEIPING AND COVER
A FINE MAGNIFICENT AND EXCEPTIONAL BLUE AND WHITE ‘PEONY SCROLL’ MEIPING AND COVER
1 更多
A FINE MAGNIFICENT AND EXCEPTIONAL BLUE AND WHITE ‘PEONY SCROLL’ MEIPING AND COVER
4 更多
天民樓珍藏
元 青花纏枝牡丹雲肩紋帶蓋梅瓶

YUAN DYNASTY (1279-1368)

細節
元 青花纏枝牡丹雲肩紋帶蓋梅瓶
17 5/8 in. (44.7 cm.) overall height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85年12月10日,拍品191號
出版
- 《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4號
- 《歷代文物萃珍 — 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1990年,頁268-269,圖版119號
-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台北,1992年,頁48至49,圖版7號
- 《中国名陶展 : 中国陶磁2000年の精華》,東京,1992年,頁73,圖版64號
-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頁42至43,圖版8號
- 《博古存珍 ─ 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香港,2010年9月25日至2011年1月2日,頁256,圖版114號
- 《香江雅集: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展》,北京,2018年,頁140,圖版111號
展覽
- 香港藝術館,《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4號
- 香港藝術館,《歷代文物萃珍 — 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1990年11月30日至1991年2月10日,圖版119號
- 鴻禧美術館,《天民樓青花瓷特展》,台北,1992年,圖版7號
- 《中国名陶展 : 中国陶磁2000年の精華》,日本,1992年4月9日至11月23日,圖版64號
- 上海博物館,《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頁42至43,圖版8號
- 香港藝術館,《博古存珍 ─ 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香港,2010年9月25日至2011年1月2日,圖版114號
- 首都博物館,《香江雅集: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展》,北京,2017年9月30日-12月3日,頁104,圖版111號
更多詳情
藏家故事:
天民樓珍藏的元青花瓷器一直享負盛名,收藏既精且廣,反映藏家的獨具慧眼。天民樓主人回憶1987年他們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第一次大型展覽,準備工作正如火如荼之際,突然知悉倫敦拍賣出現一件非常重要的元青花梅瓶,且帶原蓋。他們認為該梅瓶對展覽有著重大意義,決定機不可失,不惜代價一定要爭奪到手。最後在拍賣中得償所願,以英鎊286,000高價奪得心頭好。該梅瓶即本拍品,在1987年香港藝術館展覽中擔當封面藏品,印刷在展廳的海報上(圖一)。

榮譽呈獻

Sherese Tong (唐晞殷)
Sherese Tong (唐晞殷) AVP, Senior Specialist

拍品專文

「立件」一直是元青花收藏家趨之若鶩的品種,而梅瓶更是當中最受喜愛的器形之一,在宋元期間多用作酒器。尤其難得的是此梅瓶保持原蓋,未有遺失;一般存世梅瓶均缺失原蓋。

此梅瓶紋飾豐富多樣,畫工奔放大氣,發色深邃濃郁如寶石藍,正是用上進口蘇麻離青鈷料的高級品種。

同類梅瓶紋飾細節上多有變化,尤其是雲肩內紋飾,有蓮池鴛鴦、海水騰馬、鳳凰等不同組合;如本梅瓶雲肩內飾牡丹、雞冠、梔子、菊花等四季花卉紋的例子,存世只有另外兩件。

與本拍品紋飾最接近的例子有二(缺原蓋):
1)第一件源自Ernst Schaefer of Krefeld珍藏,最早1974年4月2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時未有原蓋,拍品188號;後來遞入蘇林庵(坂本五郎)收藏並配蓋,1995年10月31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08號;再於2003年7月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640號,以港幣8,799,750成交(圖二) ;
2)第二件藏波士頓美術館,不帶蓋,著錄於《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Oriental Ceramics》,11冊,東京,1980年,彩色圖版74(圖三)。

更多來自 天民樓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