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立件」一直是元青花收藏家趨之若鶩的品種,而梅瓶更是當中最受喜愛的器形之一,在宋元期間多用作酒器。尤其難得的是此梅瓶保持原蓋,未有遺失;一般存世梅瓶均缺失原蓋。
此梅瓶紋飾豐富多樣,畫工奔放大氣,發色深邃濃郁如寶石藍,正是用上進口蘇麻離青鈷料的高級品種。
同類梅瓶紋飾細節上多有變化,尤其是雲肩內紋飾,有蓮池鴛鴦、海水騰馬、鳳凰等不同組合;如本梅瓶雲肩內飾牡丹、雞冠、梔子、菊花等四季花卉紋的例子,存世只有另外兩件。
與本拍品紋飾最接近的例子有二(缺原蓋):
1)第一件源自Ernst Schaefer of Krefeld珍藏,最早1974年4月2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時未有原蓋,拍品188號;後來遞入蘇林庵(坂本五郎)收藏並配蓋,1995年10月31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08號;再於2003年7月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640號,以港幣8,799,750成交(圖二) ;
2)第二件藏波士頓美術館,不帶蓋,著錄於《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Oriental Ceramics》,11冊,東京,1980年,彩色圖版74(圖三)。
此梅瓶紋飾豐富多樣,畫工奔放大氣,發色深邃濃郁如寶石藍,正是用上進口蘇麻離青鈷料的高級品種。
同類梅瓶紋飾細節上多有變化,尤其是雲肩內紋飾,有蓮池鴛鴦、海水騰馬、鳳凰等不同組合;如本梅瓶雲肩內飾牡丹、雞冠、梔子、菊花等四季花卉紋的例子,存世只有另外兩件。
與本拍品紋飾最接近的例子有二(缺原蓋):
1)第一件源自Ernst Schaefer of Krefeld珍藏,最早1974年4月2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時未有原蓋,拍品188號;後來遞入蘇林庵(坂本五郎)收藏並配蓋,1995年10月31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08號;再於2003年7月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640號,以港幣8,799,750成交(圖二) ;
2)第二件藏波士頓美術館,不帶蓋,著錄於《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Oriental Ceramics》,11冊,東京,1980年,彩色圖版74(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