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敬修堂藏中國書畫
晚明 仇英(款)
金閶萬戶圖
細節
晚明 仇英(款)
金閶萬戶圖
設色絹本 手卷
58.5 x 825 cm. (23 x 324 7/8 in.)
款識:吳門仇英實父製。
鈐印:十州
文彭、廉三、柯逢時題跋,共鈐印七方。
藏印:筆底煙霞腕中丘壑 雁門文氏家珍、陸氏收藏法書名畫 一印漫漶
金閶萬戶圖
設色絹本 手卷
58.5 x 825 cm. (23 x 324 7/8 in.)
款識:吳門仇英實父製。
鈐印:十州
文彭、廉三、柯逢時題跋,共鈐印七方。
藏印:筆底煙霞腕中丘壑 雁門文氏家珍、陸氏收藏法書名畫 一印漫漶
更多詳情
敬業修身:敬修堂藏中國書畫
2013年5月,佳士得香港隆重呈獻敬修堂藏中國書畫,轟動一時。今年秋季,我們非常榮幸再次獻上敬修堂藏 中國書畫,展現21幅屬於中國現代傑出實業家、紡織巨人劉國鈞先生(1887-1978)珍藏之古代和近現代精 品。
劉國鈞生於江蘇靖江生祠鎮,10歲入讀私塾,1901年往常州謀生,繼而從商,經營布匹、綢緞並兼辦染坊, 生意興隆。1916年棄商從工,合資創辦大綸機器織布廠,1918年獨資開辦廣益織布廠,1930年成立大成紡織 印染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在上海創辦安達紡織公司,1948年在香港設立東南紗廠,1950年回內地出任大成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及安達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此後曾任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政協 副主席、江蘇省人大常委等。 劉氏憑着洞察先機的天賦、對先進技術、管理改革的熱衷及知人善任,最終成為當時紡織工業之翹楚。1941 年,他開始在上海購藏書畫、參觀展覽,結識了錢鏡塘(1907-1983)、吳湖帆(1894—1968)、謝稚柳 (1910-1997)及王南屏(1924-1985)等書畫藏家和鑑定家,不時交流和欣賞書畫。及後他亦囊括來自南 京、北京、重慶、香港、常州等地的私人藏品,令敬修堂藏中國書畫之質與量不斷提高。
敬修堂乃劉國鈞位於靖江生祠鎮故居建築群之一,以他的座右銘「敬業修身」而命名。劉氏不僅擁有卓越的 商業成就,更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一生熱心公益,出資贊助常州、靖江等地的公益項目:興辦教育、 修建生祠鎮岳廟等;並且慷慨地把部分書畫和傢俱收藏捐贈予南京市博物院、常州博物館、常熟博物館、靖 江檔案館等文化機構,回饋社會
2013年5月,佳士得香港隆重呈獻敬修堂藏中國書畫,轟動一時。今年秋季,我們非常榮幸再次獻上敬修堂藏 中國書畫,展現21幅屬於中國現代傑出實業家、紡織巨人劉國鈞先生(1887-1978)珍藏之古代和近現代精 品。
劉國鈞生於江蘇靖江生祠鎮,10歲入讀私塾,1901年往常州謀生,繼而從商,經營布匹、綢緞並兼辦染坊, 生意興隆。1916年棄商從工,合資創辦大綸機器織布廠,1918年獨資開辦廣益織布廠,1930年成立大成紡織 印染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在上海創辦安達紡織公司,1948年在香港設立東南紗廠,1950年回內地出任大成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及安達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此後曾任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政協 副主席、江蘇省人大常委等。 劉氏憑着洞察先機的天賦、對先進技術、管理改革的熱衷及知人善任,最終成為當時紡織工業之翹楚。1941 年,他開始在上海購藏書畫、參觀展覽,結識了錢鏡塘(1907-1983)、吳湖帆(1894—1968)、謝稚柳 (1910-1997)及王南屏(1924-1985)等書畫藏家和鑑定家,不時交流和欣賞書畫。及後他亦囊括來自南 京、北京、重慶、香港、常州等地的私人藏品,令敬修堂藏中國書畫之質與量不斷提高。
敬修堂乃劉國鈞位於靖江生祠鎮故居建築群之一,以他的座右銘「敬業修身」而命名。劉氏不僅擁有卓越的 商業成就,更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一生熱心公益,出資贊助常州、靖江等地的公益項目:興辦教育、 修建生祠鎮岳廟等;並且慷慨地把部分書畫和傢俱收藏捐贈予南京市博物院、常州博物館、常熟博物館、靖 江檔案館等文化機構,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