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 QICHANG (1555-1636)
DONG QICHANG (1555-1636)
DONG QICHANG (1555-1636)
12 更多
DONG QICHANG (1555-1636)
15 更多
明 董其昌

自書詩冊

細節
明 董其昌
自書詩冊
水墨箋紙本 冊頁二十二開
每開 31.7 x 16.2 cm. (12 ½ x 6 3/8 in.)
詩文不錄,題識:
《次韻酬葉少師臺山贈行四首》、《葉君錫茂才以詩贈行,復次前韻酬之》、《癸亥元日與林茂之借焦氏易林貽以福橘五顆茂之有作依韻和之》、《酬董景越漕臺二首》、《大梁候館馮禮亭大中丞攜尊夜過席上酬之》。
董其昌稿。
鈐印:玄賞齋、董其昌
藏印:王時敏:
煙客氏、西廬老人、琅玡王氏世家
   其他:
績堂心賞、學恕堂曹氏收藏圖記
龔心釗(1870-1949)
題跋:
西廬老人王煙客舊藏,辛巳(1941年)十月懷希記。是年七十二。
鈐印:醴玄閣
另紙題跋:
此香光入神之筆,雖不經意出之,然視其酬應之滑筆不同。紙為宣德玉版箋,公喜書此紙,堅緻光滑,持力益顯其姿,致氣流墨中有甜筆、有辣筆,直儷趙文敏,後無來者矣。公生於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卒於崇禎十二年己卯(1636),年八十五。此冊書於天啟三年癸亥(1623),是年六十八,煙客是年三十二。其印並有西廬老人,是必晚歲所鈐,足見珍重收藏。
民國癸酉(1933),余得於故都,以舊宣重裝,清初玉牒館高麗箋背背之,可為雅玩。今秋在燕得方夢園、李文石遞藏之黃鶴山樵《溪山風雨圖》十幅,有香光題跋,亦為老年之筆,與此相等,因並記之。甲戌(1934)
腊八日試程初博墨。合肥龔心釗懷希,是年六十五歲。
按天啟三年癸亥,王煙客是年三十二歲,此冊乃其晚年所收。
龔心釗(1870-1949)
題簽:
董香光自書詩冊,乙酉(1945)正月,懷叟。
鈐印:龔心釗
內題簽:
董文敏自書詩冊,戊寅(1938)二月望日,龔釗。
鈐印:龔、乙未翰林
董香光自書詩冊,丙子(1936)日長至,瞻麓。
鈐印:心釗、懷西
來源
龔心釗(1870-1949)收藏。
香港蘇富比,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1995年5月4日,編號1153。
更多詳情
學古有己:明人六家書法述略

明人多尚帖學,書法一似詩歌,在尊古復古的時候,還力倡不作“奴書”(李應楨),即是要在學習古人的同時保持自性——尚性靈,與明人向內探究的思想有同工之妙。
是次拍品當中,彙集明人七件書法作品。祝允明《草書長卷》(編號843),文徵明《草書詩卷》(編號844),董其昌《行草詩稿》(編號846)等三件俱為手卷。允明性豪邁,外祖徐有禎、岳父李應楨俱為明代書法大家,天賦與家學是他成為明人草書第一的重要條件,此卷書法猶駿馬奔行,點劃奇妙無方,是難得神品。文徵明學書李應楨,性敦實,力學不倦,草書少見,此卷書體含蓄典雅,如見君子。董其昌以書畫為畢生追求,書法由唐入晉,圓勁之中含秀逸,尤善控制墨的濃潤枯淡,變化多端。
另外四件是董其昌《自書詩冊》廿二開(編號845),陳完《簡吳匏庵書》(編號847),張瑞圖《草書》(編號848),倪元璐《五律草書》(編號849)。董其昌此冊以宣德玉版箋書寫,可據之觀察董書運筆變化,乃合肥龔心釗舊藏。陳完(1412-?)為吳門儒士,有望於時,書體工整不苟,此函即寫奉吳寬。張瑞圖書畫皆能,書法多作行草,以圓為方,以折代轉,與古人用筆迥異。倪元璐為明末書壇三株樹之一,以扁方奇拗破姿媚俗態,書與人同。
明人書法個性極強,以上六位書家七件法書,書體人人各異,而多與秉性相近,為不可多得之佳作。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