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RUITU (1570-1641)
明 張瑞圖

草書

細節
明 張瑞圖
草書
水墨絹本 立軸
171 x 45.5 cm. (67 3/8 x 17 7/8 in.)
釋文:
高臺臨汗漫,新雨失炎蒸。
白苧衫初試,烏皮幾在憑。
一丘宜眉我,雙樹許依僧。
語似霏霏雪,泠然可服膺。
款識:白毫庵瑞圖。
鈐印:白毫庵主、張瑞圖印、筆研精良人生一樂
出版
謙慎書道會編,《張瑞圖》,近代書道研究所株式會社,東京,2016年1月13日,第120-121頁,圖版24。
展覽
東京,謙慎書道會,“張瑞圖展”,2016年1月。
更多詳情
學古有己:明人六家書法述略

明人多尚帖學,書法一似詩歌,在尊古復古的時候,還力倡不作“奴書”(李應楨),即是要在學習古人的同時保持自性——尚性靈,與明人向內探究的思想有同工之妙。
是次拍品當中,彙集明人七件書法作品。祝允明《草書長卷》(編號843),文徵明《草書詩卷》(編號844),董其昌《行草詩稿》(編號846)等三件俱為手卷。允明性豪邁,外祖徐有禎、岳父李應楨俱為明代書法大家,天賦與家學是他成為明人草書第一的重要條件,此卷書法猶駿馬奔行,點劃奇妙無方,是難得神品。文徵明學書李應楨,性敦實,力學不倦,草書少見,此卷書體含蓄典雅,如見君子。董其昌以書畫為畢生追求,書法由唐入晉,圓勁之中含秀逸,尤善控制墨的濃潤枯淡,變化多端。
另外四件是董其昌《自書詩冊》廿二開(編號845),陳完《簡吳匏庵書》(編號847),張瑞圖《草書》(編號848),倪元璐《五律草書》(編號849)。董其昌此冊以宣德玉版箋書寫,可據之觀察董書運筆變化,乃合肥龔心釗舊藏。陳完(1412-?)為吳門儒士,有望於時,書體工整不苟,此函即寫奉吳寬。張瑞圖書畫皆能,書法多作行草,以圓為方,以折代轉,與古人用筆迥異。倪元璐為明末書壇三株樹之一,以扁方奇拗破姿媚俗態,書與人同。
明人書法個性極強,以上六位書家七件法書,書體人人各異,而多與秉性相近,為不可多得之佳作。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