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 HAO(17TH CENTURY)/ XIE QIFENG(17TH CENTURY)/ FA RUOZHEN (1613-1696)
NI HAO(17TH CENTURY)/ XIE QIFENG(17TH CENTURY)/ FA RUOZHEN (1613-1696)
1 更多
明/清 倪灝/謝起鳳/法若真

詠紅嬌詩

細節
明/清 倪灝/謝起鳳/法若真
詠紅嬌詩
水墨綾本 手卷 一六三三年作
23.8 x 415.5 cm. (9 3/8 x 163 5/8 in.)
1. 釋文:紅嬌,露桃名,平康女也,明慧絕世,每涉獵書史,過目不忘,嗜風雅,摹鍾王筆法,頗類其繞梁之歌,貼地之舞,乃餘事耳。汝寧王君載之過長平,剪燭西窗,深談往事,詠其著作十餘首,清新婉麗,直使蘇小扶輪,薛濤卻步。且言余曾贈扇頭,皆愛携之去。每焚香一室,為之摹彷。欲出其稿寄余刪訂,通琴心焉。王君北行,不果來。未幾,女為房老所逼,委身豪家,誠恨事也。嗟嗟!章臺堤上柳絲,不挽舊時人,洞口溪邊花片,漫通新漲水,把杯長嘆,刻燭成詩。
正是金風脫木天,把杯為我話嬋娟。
字知摹揣珍團扇,詩借推敲待錦箋。
桃葉渡頭人已去,浣花溪上句空傳。
陰成公子休相戀,恨不相逢未嫁年。
天風吟送玉簫聲,哀似秋蟬巧似鶯。
慧種黃荃描不出,錦心蘇蕙復難成。
依稀春曉花初笑,彷彿秋山雨乍晴。
怕說才高返柳絮,可憐薄命此同輕。
摹成八法擅誰長,柳葉蘭亭費忖量。
鏡影搖知驚鳳舞,墨花開覺信蜂狂。
有時呵凍香生穎,鎮夜挑燈月轉廊。
斑管難傳紅粉恨,空餘珠淚落瀟湘。
歌聲宛轉玉釵紅,多少淒涼曲未終。
寂寂寒蟲吟小砌,哀哀孤雁叫長空。
梅花香冷三春雪,楊柳絲殘五夜風。
莫向琶琵問消息,前頭鸚鵡在雕籠。
片片桃花逐浪輕,命名早已誤平生。
赤城仙種原歸幻,洞口漁舟幾度行。
縱使草賢終是紙,便教同夢祗為笙。
東風垂露分滴明,怕聽黃鶯訴舊盟。
願學王郎筆有神,簪花恨少衛夫人。
五湖究竟傳非誤,靈石英雄見蚤真。
水上青萍難再合,夢中綵筆許為鄰。
巫山今夜知何處,酒漬頭邊淚滿巾。
款識:龍眠倪灝著。
鈐印:吏居、倪灝之印、黃谷
2. 《附紅嬌句》
釋文:
使至書開問壯遊,知君洛浦覓風流。
既酬痴想情應密,得遂相思意自投。
錦帳更深殘半炬,繡衾春重倦雙眸。
何如嵩嶺張家女,月下花前總不愁。
相思無盡水潺潺,淚逐波流碧浪灣。
粉壁忍觀新白雪,粧臺羞問舊朱顏。
魂迷緱嶺吟笙地,夢繞嵩門待月山。
但願雲鬟能化石,免教羅袖血痕斑。
與君燈下共芳樽,反怨君面百種恩。
聚首多情貪白晝,離群無恨不黃昏。
芙蓉露冷難成夢,蟋蟀聲哀易斷魂。
寒氣侵人思就枕,香羅舊被倩誰溫。
別來習懶竟成真,總有弓鞋倦着新。
澹掃峨眉誰似我,亂盤寶髻不如人。
貞娘縱死原非病,卓氏雖奔豈為貧。
詩句寄來腸欲斷,一番經眼一傷神。
自憐飄泊似浮萍,看去誰人眼倍青。
離恨有心魔妾病,相思無口訴君聽。
籹櫥寂寞臙脂冷,繡架淒涼鍼線停。
安得阿歡重挈手,平生話盡坐吟亭。
東風倦倚玉闌干,鳥夢初醒花正殘。
對鏡愁知顏面改,着裙羞覺帶圍寬。
淚盈兩眼雙眉鎖,恨入空幃孤影寒。
枝上青梅還未結,看來早已倍心酸。
欲將喬木附絲蘿,惹得離愁逐水波。
待妾高情還似夢,因君積恨已成魔。
偶提綵筆偏忘字,縱按紅牙不忍歌。
獨是小鬟難解事,漏深猶問夜如何。
百篇絕句最精工,艷冶須知寫不窮。
態度迥超人世外,妖嬈遠邁古今中。
波搖菡萏風翻碧,水映芙蓉滴露紅。
寄語狂蜂休見妬,花開時節好相逢。
款識:龍眠謝起鳳書。
鈐印:謝起鳳印、又超
3. 釋文:枯枝風動曰西斜,葉少從漆幾點鴉。
莫道塞門春信晚,江南猶有未開花。
青裙縞袂影珊珊,梔點檀心玉作顏。
可怕水晶宮殿冷,偶携金盞到人間。
不是湘妃是洛神,凌波何處起輕塵。
月明夢覺香初透,仿佛疑逢解珮人(水仙)。
初聞凜凜風侵廬,漸見紛紛雪滿階。
將合冰澌流處急,略遮幽色遠尤佳。
雁程平闊三千里,馬足塵消十二街。
輸與閒人占閒處,一罏宿火讀書齋。
高連村塢下塘坳,家向園亭壓屋茆。
夢裡瑤花楳破處,靜中霹靂竹垂梢。
題識:崇禎六年(1633)歲癸酉秋月書於丹宵樓,黃石灋若真書。
鈐印:法若真、黃石
更多詳情
註:
倪灝,字龍眠,安徽桐城人,監生,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高平縣丞。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