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PRESSIVELY LARGE AND IMPORTANT PAINTING OF VAJRABHAIRAVA
AN IMPRESSIVELY LARGE AND IMPORTANT PAINTING OF VAJRABHAIRAVA
AN IMPRESSIVELY LARGE AND IMPORTANT PAINTING OF VAJRABHAIRAVA
2 更多
AN IMPRESSIVELY LARGE AND IMPORTANT PAINTING OF VAJRABHAIRAVA
5 更多
Property from an Important Private Berkeley Collection
西藏 1740年 大型重要大威德金剛唐卡

TIBET, DATED 1740

細節
西藏 1740年 大型重要大威德金剛唐卡
painting 69 7/8 x 51 in. (177.5 x 129.5 cm.)
overall 115 x 66 in. (292.1 x 167.6 cm.)
來源
Private collection, Europe, by repute.
Sotheby's New York, 20 March 2013, lot 243.
出版
Himalayan Art Resources, item no. 12783.

榮譽呈獻

Hannah Perry
Hannah Perry Associate Specialist, Head of Sale

拍品專文

此唐卡鴻筆巨幅,氣勢磅礴,所繪畫之大威德金剛睜眼怒目,氣象生獰,是十八世紀西藏繪畫經典名作。此作是傳世尺寸最大、畫功最精的大威德金剛像之一,對藏傳佛教格魯派,以至明清宮廷而言,皆意義深遠。唐卡背面附有書於1740年的長篇題記,為奉造背景提供溯源依據。此唐卡意象豐富,縝緻入微,糅合漢藏、藏中及藏東諸種藝術風格,堪稱西藏繪畫之殿堂級巨作。大威德金剛,亦即怖畏金剛,又稱閻魔敵,有終結亡神、勝伏死主的意思,是藏傳佛教諸派的重要護法力士,被格魯派信徒祗奉至深。格魯派始祖宗喀巴極力弘揚大威德金剛教義,更為金剛形相創立格律。云云特徵中,從金剛後腦盤繞而出的雙面,幾乎是格魯派畫風獨有,因此可以確認本唐卡是以格魯派為宗。

大威德金剛,連同密集金剛、勝樂金剛,被奉爲格魯派所修的無上瑜伽續三大本尊,有說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之忿怒相。根據佛教神話記載,文殊菩薩化身形相兇猛、以水牛頭示現的大威德金剛,勇武地降伏閻摩,消滅死神。文殊菩薩信衆遍及藏、漢兩地,由宗喀巴以至中國皇帝,皆自信是文殊菩薩化身。明朝(1368-1644 年)皇帝對格魯派十分重視,泰半可歸功於宗喀巴弟子釋迦也失(1354-1435年)多次赴漢入朝作法傳道;十七世紀中葉以降,格魯派成為西藏主要神權勢力,也是中國皇帝唯一召會的藏傳佛教派別。清朝(1644-1911年)皇帝與格魯派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等領袖關係密切,大威德金剛持續成爲漢人信奉的重要神祗。藏傳佛教在清朝發展蓬勃,寺廟遍佈京城及其周邊,皇帝更會下旨御造大威德金剛銅像,賜予藏人供奉。十八世紀,乾隆皇帝(1711-1799年)自詡為文殊菩薩化身,反映國君對精神領袖的嚮往。因此,大威德金剛兼具宗教、政治功能,不僅是格魯派修行者之本尊,更被引伸成對中原天命真主的眷顧,意義深邃。

唐卡畫幅甚巨,所繪之大威德金剛以右腿屈左腿伸之姿立於蓮花座,腳踏八牛、八禽,以及代表印度教諸神的俯伏人身,包括梵天、因荼羅、毗濕奴、濕婆、室建陀、象頭神、蘇利耶和昌德拉。大威德金剛呈水牛頭,象徵鎮伏死神閻摩水牛,頭頂盤纏層層頭顱,頂戴宛如火焰的髮冠。大威德金剛胸前雙手緊握金剛杵、嘎巴拉碗,餘三十二臂張揚伸展,各手執持法器雜寶,懷抱明妃白達里空行母。明妃仰首拗背,一腿蹬地,一腿纏繞明王大威德金剛腰間,一手摟抱其肩,一手舉起盛滿血湯的嘎巴拉碗。明王、明妃雙身示現的歡喜相,意味男主慈悲、女主智慧,象徵悲智合一的調伏境界。兩像佩戴寶釵,遍身由骷髏、各色人相串成的瓔珞、寶冠。熊熊烈火簇擁而成的巨型背光,隱喻大威德金剛戰勝死神的超然智慧。

金剛主尊上方是多杰羌佛,即金剛總持,擁抱著明妃瑜伽空行母,外圍蓮花鬱勃,茂葉招展;左方是智慧之神文殊菩薩;右方是前述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即藏人所視的文殊菩薩化身。三像側有格魯派弟子各一,最外圍有大成就者各一。金剛主像下方以藍閻摩敵居中,其右是秘密紅閻摩敵,左是多聞天王。多聞天王旁邊之供桌,有條不紊地排列著寶瓶、嘎巴拉碗、法螺與酥油燈;另一邊的嘎巴拉碗鮮血淋漓,火焰滔滔,擠滿眼、耳、鼻、舌、身五識的化身。

唐卡跌宕遒麗,畫技精湛,集藏、漢諸藝術流派之大成,洵為傑作。大威德金剛氣勢崢嶸,栩栩如生。畫面用色絢爛,佈局工整,就連背景上的草木山河也被勾勒得一絲不苟,頗有新勉唐畫派影子。此派在十八世紀於西藏中部興起,其後傳至西藏東部,即本唐卡所奉納之地。新勉唐派,又稱新勉派,其靈魂人物秋英嘉措出身於藏區,十七世紀中葉活躍於扎什倫布寺,是布達拉宮壁畫師。唐卡色澤保養極佳,藍天綠草的山水背景精妙烘托主角,與居中的寶藍色大威德金剛、天藍色明妃相映成趣。圍繞多杰羌佛之纏枝蓮花及其他植物圖案,顯然流露扎什倫布寺藝術風格。漫天如意形捲雲蔚爲大觀,帶有受明清宮廷影響的藏東風格。

此唐卡的驚人尺寸、長篇題記,加上非凡工藝,一概暗示其出處必定異常矜貴,而且有可能是遍佈藏、漢的乾隆御製大威德金剛畫像藍本。就畫幅規模與藝術水平而言,傳世鮮有例子可與之相比。與本唐卡尺寸相近的一例,為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藏中地區繪製,見M. Rhie、R. Thurman,《Wisdom and Compassion: The Sacred Art of Tibet》,1996年,頁284-285,編號105,其高度雖達60寸,還是略小於本品,藝術水平上更難以與本品匹敵,其畫師造詣與構圖細節皆見遜色。然而,該例的描銀保存甚佳,具體呈現大威德金剛和明妃佩戴之瓔珞寶釵原貌。

縱觀各年代、流派的西藏繪畫範例,本唐卡之藝術水平堪稱首屈一指,製作規模空前絕後,無疑是唐卡歷史的偉大成就。近年流入藝術市場的頂級格魯派唐卡,僅有極少數可媲美本品的超卓工藝,例見一幅十九世紀晚期製八世達賴喇嘛强白嘉措畫像,屬理查德及瑪達蓮娜.恩斯特伉儷珍藏,2018年3月22日經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編號970。另見一幅十八世紀藏中地區製勝樂金剛曼荼羅,2014年3月17日經紐約邦瀚斯拍賣,拍品編號41。其下方的宗喀巴、苦行僧及護法神,與本品甚爲相似。然而,若要搜尋與本品工藝水準、繪製規模相近的傳世例子,可謂相當困難。

如此巨型的唐卡以絲繡製作居多,主要由明清時期的宮廷御製或顯貴善信訂造。一幅非常重要的大型明代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帶「大明永樂年施」款,2014年11月26日經香港佳士得拍賣,以港元$348,440,000成交,十分轟動。紅閻摩敵與大威德金剛的重要程度不相伯仲,同樣深受格魯派與明清皇室崇敬。紅閻摩敵是大威德金剛的一種形相,在該畫中同樣擁抱明妃。

此唐卡畫幅之巨、工藝之精,皆軼類超群,無與倫比,若與其他頂級西藏藝術一拼展示,定必十分壯觀。按唐卡背面題記記載,唐卡是為西藏東部安多地區佑寧寺(原名郭隆寺)丹亞加塔古里學院奉造,繪製於1740年。題記内容如下(譯自本文英譯):

諸佛修成智慧之心,以至高無上、堅定不移之志大發慈悲,為眾生安樂,創造千古難馴的猛獸形相。怖畏尊者,嚇退三世群魔之最驕橫者。願凱旋英雄大威德金剛,從今以後保佑眾生。諸佛之父,彰顯偉大光明、憤怒、慈悲,腳踏群魔心臟,讓其赤紅熱血流淌。憤怒之王以猙獰之態,感召衆生欲登萬象森列的至上曼荼羅。主尊頂上,排列英姿颯爽的護法神,完滿守護佛法。佛法奧義無邊,偉大佛陀使群魔生畏。因緣際會,願本尊格外尊貴祥瑞。視之觸之,願衆生輪迴不休之苦化為無名。升華智者說法美善、修得曼荼羅睿哲、化身大明曼怛羅主人冠飾者,光明遍照之尊,發願偉大慈悲。以無比堅毅修成正道,敵主時刻同在。在此金剛乘無處不在的雪域,獨一無二的禪修聖地,願衆生循諸道離苦得樂。願此地生生世世無障無礙。苦練修行,專心致志,證悟真理。願此殊勝之像、觀世之道,在眾生前顯靈。願所有眾生得此無上瑜伽的偉大之道。願所有眾生早日修成文殊菩薩大威德金剛的無上境界。

蒙祖師宗喀巴喇嘛的曼怛羅梵頌與修多羅契經偉大教誨,於光明丹亞加塔古里學院奉造。願虔誠的汪曲格列(又名嘉措)之識與怖畏金剛同在。謹為佑寧寺第三十世法王、班旦嘉措第三世祖古阿旺格列嘉措轉世奉造。鐵猴年,1740年。

更多來自 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